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精品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av无码喷奶水糖心al-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相關欄目
新聞資訊 >>
合作媒體 >>
展會知識 >>
當前位置:首頁 >

打造農機裝備中國品牌,國機集團攜朋友圈護航糧食安全


打造農機裝備中國品牌,國機集團攜朋友圈護航糧食安全
時間:2022-05-26?

2021年,國機集團農機裝備業務比2018年增長了52%,經營效益也獲得大幅增長。今年一季度,面對新冠疫情持續反復、原材料成本高漲等嚴峻復雜的外部形勢,國機集團農機裝備業務仍保持了高速增長,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經營利潤同比增長41%。

近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機集團”)在總部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了國機集團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推進會,會上公布了這組令人振奮的數據。三年來,國機集團牢牢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以實現自主可控為目標,不斷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

國機集團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推進會

國機集團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推進會

提高農機水平?端牢“中國飯碗”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任洪斌表示,三年來,國機人奮發圖強,農機業務取得了明顯進步,中國一拖、中國農機院已成為國機集團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東方紅”再放熠熠光彩,農機院再現勃勃生機。

國機集團農機裝備業務近年來也取得明顯進步。國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侖表示,國機集團具備良好的農機歷史基礎、產業優勢,以及巨大的整體優勢和協同空間。2019年,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國機集團在洛陽舉辦了振興農機裝備戰略部署會,啟動了國機集團農機振興三年行動。經過艱苦努力和改革攻堅,國機集團在農機裝備振興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2021年,國機集團農機裝備業務比2018年增長了52%,經營效益也獲得大幅增長。今年一季度,面對新冠疫情持續反復、原材料成本高漲等嚴峻復雜的外部形勢,國機集團農機裝備業務仍保持了高速增長。其中,拖拉機、打捆機、高速插秧機銷量同比分別增長26.3%、46.5%和41%,大中輪拖一季度銷量再創歷史新高;青飼機、采棉機訂單同比增長兩倍以上,市場占有率和行業影響力持續提高。

三年來,國機集團農機裝備研發投入穩步增長,平均研發強度約6.5%;累計攻破重點技術100余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57項,授權專利893件,制修訂國家、行業標準237項。

在布局高端產品方面,公司研制出多款高端及智能拖拉機產品,自主化率達到了80%以上。突破聯合收獲機高效能脫粒清選等關鍵技術,機收損失率降低20%。推進制造服務智能化,東方紅現代農業裝備工業互聯網云平臺接入終端數量達10萬臺以上。在低碳產品研制方面,攻克電驅動系統優化匹配、高續航能量管理等關鍵技術,創制氫能拖拉機、園藝電動拖拉機、混合動力拖拉機等新能源農機裝備產品,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堅持科技創新 下好“先手棋”

縱觀我國農機裝備近年來成果顯著?,F在,我國農機裝備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形成了65個大類、4000多個機型品種的產品系列。主要糧食作物、大宗經濟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體系基本完備,設施農業、農產品初加工等裝備快速發展,生產型制造逐漸向服務型制造轉變。農機裝備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機裝備行業多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動力換檔、免耕播種、高速播種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大喂入量多功能聯合收獲機、六行采棉機等高端產品打破國外壟斷。一批具備自動駕駛、作業狀態實時監測和遠程運維能力的智能農機裝備成功研制,快速推廣。

“十三五”期間,有力提升了農機裝備自主創新能力

“十三五”期間,有力提升了農機裝備自主創新能力

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邵新宇表示,科技部歷來高度重視農機裝備科技創新工作?!笆濉逼陂g,有力提升了農機裝備自主創新能力。國產農機產品供給能力穩定達到90%,支撐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建立了土壤植物機械系統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基地,有效推進農機技術集成和成果轉化應用。

三年來,國機集團充分發揮產業龍頭牽引作用,打通供應鏈、協同上下游,推動農機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提升。帶動產業鏈中小企業發展,為千余家民營企業供應商提供市場信息、訂單、資源支持,以“點”帶“鏈”,帶動上下游企業聯動發展。在深化“政產學研用”戰略合作方面,與農業農村部、吉林省、貴州省、重慶市、青島市、中國農業大學、北大荒集團等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特別是在與北大荒集團的合作中,國機集團開展了從市場拓展到產品研發、農事服務、智慧農業等多方面的探索,為高端農機實現進一步市場化應用、全面國產化替代創造了條件。北大荒集團總經理楊寶龍介紹,北大荒集團大力推進農機智能化發展,已經建成6個智慧農業先行示范區,通過智能農機管理平臺制定作業任務,無人農機能夠自主規劃路徑,自主作業自動避障,集群協同作業,實現了農業生產全過程無人化,智能農機應用成為現代化大農業的一張靚麗名片。

安徽作為傳統農業大省正加速向現代農業強省蝶變。安徽省政府副省長張曙光表示,國機集團和安徽的合作目標一致,優勢互補。他介紹,今年春季,安徽首批農機裝備補短板項目已經落地,雙方共同起草的推進兩強一增行動合作協議即將正式簽署。

在科研領域,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表示,長期以來,學校與國機集團圍繞農機裝備、農產品與食品加工、生物質工程等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充分發揮了國家隊的作用,實現了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高質量發展 爭當產業鏈鏈長

未來,國機集團將堅持“提高農機裝備水平,護航國家糧食安全”的“一條主線”

未來,國機集團將堅持“提高農機裝備水平,護航國家糧食安全”的“一條主線”

我國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發展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農業機械化在區域、產業、品種、環節等方面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況依然存在。部分關鍵核心技術、重要零部件、材料受制于人,制造工藝、重大裝備等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部分高端機具主要依賴進口。一些產業品種、農藝制度、種養方式及產后加工等與機械化生產不協調等問題仍較為明顯,農機農藝融合不夠緊密。

為了加快我國農機行業的發展,國務院國資委、農業農村部、工信部等部委積極部署了一系列行動。張曉侖認為,目前是加快推動農機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也是農機行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期。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未來,國機集團將堅持“提高農機裝備水平,護航國家糧食安全”的“一條主線”,聯動推進“培育農機原創技術策源地、打造高端農機現代產業鏈鏈長、開展農機裝備補短板”的“三大行動”,扛起持續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的大旗。

針對農業機械現代化的推進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建議,要進一步加強協同創新,統籌資源,加強農機農藝融合,推動農機裝備與電子信息、軟件等跨行業合作,組織材料、部件、整機等產業上下游協同攻關,著力突破瓶頸短板,努力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要進一步打造農機裝備中國品牌。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首席專家趙春江建議,加強科技創新,積極開展農機裝備的戰略性、前沿性、基礎性和多學科交叉的研究,突破高壓共軌、動力換檔等核心關鍵技術。解決好新能源動力、控制核心關鍵部件等關鍵問題。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會長陳志表示,將全鏈條、全方位、全要素地支持國機集團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共同締造國際一流的農機裝備企業。

業界希望國機集團繼續發揮農機研發制造國家隊和主力軍作用,積極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深化產業布局、強化行業帶領,在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上展現大作為。

(來源:中國工業報)

責任編輯:Keyi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