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玩家來了!工程機械巨頭跨界造車,背后的“猛操作”才是關鍵
作為一家在新能源商用車頗有作為的工程機械企業,三一重工近期釋放出了要在皮卡市場大干一場的信號。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一份皮卡外觀設計專利圖,車頭的“SANY”車標相當閃耀,整體造型更是與特斯拉Cybertruck頗為神似。從專利申報信息來看,該專利圖歸屬于湖南行必達網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三一車輛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5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致電三一重工董秘辦,對方表示:“沒有聽說過公司要造皮卡,應該還處在研發階段。”但此專利圖已然曝光了三一重工進軍皮卡市場的野心。
對標特斯拉,跨界造車
2019年,特斯拉發布了電動皮卡Cybertruck,國內掀起了電動皮卡的熱潮。加之國內皮卡解禁政策的不斷推進,三一此時推出電動皮卡車型剛好趕上了風口。而皮卡作為一個商乘過渡車,相較乘用車的復雜和對資金、品牌的高要求,入局的門檻無疑低了很多。
其實,前兩年就有消息稱三一已經成立皮卡事業部,籌備進入新能源皮卡市場。之后三一重工又傳出一張皮卡的渲染圖,從設計風格來看,該皮卡采用了美式皮卡常見的方正凌厲式前臉設計元素,方向盤和中控大屏等設計更傾向于乘用車。而此次曝光的皮卡專利圖,足以看出其整車設計語言和裝配程度都已達到了量產水平。
上述種種細節表明,三一重工已經做好了準備殺入乘用車賽道,未來以皮卡車型為切入點,三一很有可能進入更多乘用車細分市場。
造電動皮卡背后的“猛操作”
作為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三一在這一領域做到了TOP級別,挖掘機銷量曾在2020年問鼎全球冠軍,市場份額高達15%。此后,三一便玩起了“跨界”,拓展了產品線,而這第一步便是重卡。
從2018年第一批重卡上市,到2020年銷量突破2萬輛,三一成為近10年來商用車發展最快的新興品牌。其中,三一新能源重卡悄然變成一匹黑馬,一舉成為去年國內市場銷量冠軍。而重卡的成功顯然鼓舞了三一繼續前進,去不斷拓展邊界,特別是電動化、智能化領域。
早在兩年前,三一便與寧德時代有了密切合作,從電池新技術開發、優化再到換電重卡的研發應用,實現了電機、電驅、電池等三大件的自主開發和強強聯合;
前不久,三一與巴特瑞科技達成戰略合作,正式進軍動力電池回收板塊,成功打通三一產品電池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條通道;
5月20日,三一換電站正式發布,單車換電1.9分鐘,大幅刷新行業平均換電速度,并于當天三城同啟;
三一重工最新發布的一張招聘海報也在網絡上持續熱傳,招聘的8個新職位正是像寧德時代、比亞迪這樣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才會招聘的人才,表明三一開始進軍動力電池板塊;
深耕電池技術、“落子”電池回收、進軍動力電池、換電站發布,再到電動皮卡,一步步壘起了三一進入乘用車領域的敲門磚,憑借自身雄厚的技術實力、新能源產業鏈以及成熟的商用車運營經驗,三一此時作為“新勢力”造車,或將能在乘用車市場分得一杯羹。
電動化“一枝獨秀”,領跑行業新潮流
雖在電動皮卡領域,三一屬于“新勢力”,但在電動化道路上,作為商用車制造商的三一重工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在牽引車、自卸車、載貨車等新能源商用車板塊上均保持著領跑優勢。
不僅如此,三一的諸多電動產品上市以來便一路高歌猛進。根據三一重工2021年報,電動攪拌車、電動自卸車、電動起重機銷售均實現了重大突破,并取得年度銷量冠軍,電動化工程車輛產品的銷量更是破千臺,銷售額高達10億元。
在城建、礦山、港口等多個場景,三一工程機械電動車已率先走向電動化,并拿下了多個“市場第一”。5月20日,三一重工與蒙發集團戰略簽約,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煤矸石循環利用和綠色礦山建設,合作板塊就涵蓋了新能源裝備,毋庸置疑是對三一電動化實力的認可。
在工程車輛電動化市場,三一重工搶占了先機,而此次進軍電動皮卡行業,想必也是為讓自身能在細分市場維持住領跑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三一重工早在5月11日就已經申請了法人變更,公司法人由梁穩根變更為向文波。一場歷史性的巨變在三一重工內部悄無聲息地上演,皮卡業務或許只是業務新選擇的其中之一,未來三一也可能在整個商、乘用車市場扮演著引領行業變革的重要角色。
(本文轉載自21sun工程機械商貿網,點擊鏈接閱讀原文)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