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根互聯案例:坐進數字“駕駛艙”,生產經營數據一覽無余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作為一家鋰電池材料生產企業,東島新能源規劃了三年內天然石墨負極材料產能突破8.0萬噸/年,但生產瓶頸也逐步凸顯:生產設備工況狀態數據獲取難;生產報工追溯難,信息延遲;電池生產系統用電能耗大,“雙碳”目標下,企業急需掌握設備用電情況并推進節能減碳;配方式生產需要掌握每包成品料質量數據,缺乏有效的數據歸集……
借助樹根互聯提供的“5G+工業互聯網”平臺整體解決方案,東島新能源實現了從生產訂單下達到產品完成的優化管理,以及對加工產品流程化管控,實現制造數據整合并有效指導車間的生產運作過程,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交貨周期。
東島新能源數據駕駛艙
生產:自動錄入替代手工填寫
在東島新能源湛江車間,轟鳴的生產線上,一包包的物料魚貫而行。值得一的是,每一包物料背面都有一個二維碼,借助這個獨一無二的“身份證”,工作人員拿著PDA就可以直接錄入質量數據參數進行報工。
從手工操作到自動錄入,大大降低了出錯率。這是工業互聯網在提升智能制造中的一個切面。
“我們現在每年都要新增一兩百臺設備,巡檢都是一個大問題?!睎|島數字運營部經理肖志鴻說,過去巡檢主要是靠動力部同事,每天早晚巡檢一次,手工搜集參數。
由于這些數據不是實時的,而且也加入了不少人工判斷,準確性欠佳,更關鍵的是,這些手工匯總的數據,往往要兩三天之后才能判斷出設備需要做哪些檢查。
轉型焦慮,是不少企業走向數字化過程中經常要面對的難點,如何從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地方入手?東島選擇從設備的監控和生產管理系統開始推進數字化。
經過測算,電子數據卡錄數替代手工填寫,業務指令單由原來40分鐘提效到20分鐘可完成;返工率降低,綜合生產效率提升5.2%。
同時,過程全工序實時記錄、車間制造信息的實時傳遞及統計、實時提醒異常狀態,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交貨周期由原來的45-60天,減少到35-45天。
東島新能源數字運營部負責人肖志鴻介紹,通過生產車間核心設備實時數采連接,聯網及時查看設備工況狀態,以及歷史工況數據查看,幫助企業及時和客觀的判斷故障,減少維修時間和維修成本。目前,公司設備的綜合故障率和故障時間減少28.03%。
管理:從各自為戰到集中高效
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為整個工業制造領域帶來的不只是技術的進步,所觸及的還有管理變革。
肖志鴻感覺到,企業在初創時,遇上問題經常會通過會議來協調和解決,而現在,系統“上云”后,僅僅是在手機上就可以解決很多事情,請假、請款、合同管理等等,都實現了自動化處理。
職能與分工上,公司也采取了進一步變革。此前,東島新能源在湛江、珠海、云南、內蒙古等地設立基地,不同區域劃分了相對明確的職能,就其中的某些工序進行加工?!安煌a區做不同工序,云南基地可能會做一些湛江做不了的工序,各個廠區只需要管理好各自的工廠,存在各自為戰的情況?!毙ぶ绝櫿f。
而現在,集團會把一些職能集中在一起,形成了采購中心、規劃中心等等,“比如說,我現在要向客戶交貨,不僅要考慮湛江產區的生產力,也要考慮其他廠區,管理更加高效”。
數據:降碳減排有了量化依據
工業4.0一大重要變革是為制造業的物理資產建立數字模型,對接新一代信息技術,用技術的能力和威力提升制造業整體效率。數據,正成為企業新的生產要素。
肖志鴻說,鋰電池生產是一個典型的流程型制造業,設備一旦啟動就不能輕易摁下暫停鍵,而去年下半年以來,東島的業務量就非常飽和,即便想降碳減排,也有些無從下手。
而通過與樹根搭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肖志鴻發現這個問題迎刃而解?!氨热缯f,通過單位能耗分析,哪些工序是耗能比較大的,這些工序是不是可以嘗試放在風能、水能豐富的區域?一些舊設備的能耗偏高,可以考慮逐步淘汰,等等,這些數據為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帶來了有益幫助?!?/p>
此外,如果能一次性實現質量達成,不用多次反復加工,也同樣能將綜合能耗節省下來。肖志鴻說,原材料千差萬別,生產過程燒過了或者燒的不熟,都可能導致產品質量問題,或者因為某個設備故障,返工的情況也不少見,這意味著就要多付出一倍的能耗。
“客戶對新能源材料實行一票否決,所以一旦有不合格成品就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毙ぶ绝櫿f,目前,借助數字化手段,幾十種參數可以進行量化,每包料的產出嚴格做到全程追溯,建立配方指令單時,配比組合更加精確。投入100噸的原料,合格品已經從85噸上升到93、到95噸之間,這就意味著在降低排放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文來自:樹根互聯)
責任編輯:Yaodl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