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裝備:全國人大代表王杜娟帶回兩會“好聲音”
前不久勝利閉幕的全國兩會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凝聚了廣泛共識、明確了工作任務。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把人民的心聲帶到會上,匯民聲、聚民智,在共商國是中履職擔當。
大會閉幕后,回到崗位的全國人大代表、中鐵裝備副總經理王杜娟,走基層、進車間、作交流,把兩會精神原汁原味地帶到基層,和大家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做新時代的追夢人。
3月27日,中鐵裝備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王杜娟在會上領學全國兩會精神并作主題發言,圍繞“五個必由之路”及政府工作報告等內容,和中心組成員分享自己的“學習筆記”。同時,王杜娟還走進國家TBM產業化中心,在“爭先號”盾構機旁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宣講會,讓兩會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
“這次兩會我深刻地感受到,國家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對制造業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一開場,王杜娟就把這振奮人心的兩會“好聲音”講給了員工聽。“比如,在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培育壯大新動能方面,國家就送出了豐厚的‘大禮包’: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完善設備器具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這相當于國家對企業創新給予了大規模資金支持。”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今年全國兩會上,有關制造業的話題熱度很高,特別是“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發廣泛關注。作為一名來自制造企業科技工作一線的人大代表,王杜娟認為,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關鍵在創新和人才。
今年赴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王杜娟準備了三份建議,都是經過認真調研和思考后提出的。“我提出的‘適當統一盾構隧道管片規格的建議’提交后,很快就收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的回復,說國標的修訂已經在計劃議程內。”第一時間收到回復,讓王杜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
王杜娟表示,下一步,中鐵裝備將在創新和企業人才培養方面推出更多有力度的措施。“創新是融入中鐵裝備企業血脈的基因,創新給我們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今后我們會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研發工作中來,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讓我們的產品更貼近市場需求,更有競爭力。我們也會持續推進‘班組長賦能計劃’以及管理技術干部到清華脫產培訓計劃的實施,讓創新和人才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為制造業提升核心競爭力輸送動力,讓我們的供應鏈更安全,也讓我們的‘卡脖子’工程越來越少,把我們中國人自主研發的產品賣到全球去。”
(本文轉載自中鐵裝備公眾號,點擊鏈接閱讀原文)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