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
報道版面
左手敲擊鍵盤、右手移動鼠標,電腦屏幕里一個個“積木”般的預制模塊在BIM工程師嚴謹地設計下逐漸有了“家”的模樣;燈火通明的廠房里,自動化機械不停運轉,輸送物料的拖車來來往往,一排排鍍鋅鋼結構框架閃著銀光;質檢人員緊隨其后,通過“二維碼管理系統”檢驗結果并直接掃碼登記,保證產品嚴密的可追溯性。
這就是位于廣東江門的廣東中集建筑制造有限公司(下稱“中集模塊化”)施工現場,作為中央大規模援建香港永久性社區隔離治療設施行動的分包單位之一,中集模塊化建造的預制集成模塊化產品近日將陸續運往香港。目前正配合改造為隔離設施的“同心村”1800套模塊化過渡屋也即將投入使用。
各司其職 盡心盡力
“同心村項目共有2076個模塊,所有設計(結構、保溫隔熱、隔音、防水、消防等)均需達到香港所有的建筑法律法規要求,與此同時,項目的房型種類多達50種,設計圖紙量巨大。其中有196個功能房,僅功能房的工程量就相當于一個常規項目。我們團隊在一個月完成了2000多張生產圖紙的制作和所有樣箱的設計工作,現在回想,真的是極大的挑戰。”項目設計經理熊飛表示。
面臨著工期短、任務重的挑戰,熊飛沒有退縮,對外做好充分的設計對接與溝通,對內與團隊一起攻堅克難。在五一勞動節期間,熊飛與設計團隊加班加點,僅利用短短5天就完成了首版報審圖的輸出。這正體現了中集‘盡心盡力、盡善盡美’的價值觀。”提及同心村項目被征用為抗疫隔離中心,熊飛表示:同心村項目是MBS目前功能房型最多的項目,能為香港抗疫奉獻一份力量,作為這個項目組的工作者,我們也感到非常自豪!
設計團隊
“疫情傳染速度如洪水猛獸,我們看著很是揪心,大家都很想為香港多做一點事情。”質量管理部經理楊賢群接受采訪時表示,為了保證援港隔離治療設施的高質量,只要有工人在工作,質檢員就在現場,最忙碌的時候一天連軸工作接近14小時。事實上,這也是近期所有中集模塊化員工的寫照。
為了盡快完成援港項目的任務,今年以來中集模塊化的江門廠房都在24小時不間斷運轉。工藝工程部經理華松表示,由于項目需要完全滿足香港所有建筑法律法規的要求,對建造工藝、現場建筑順序都有更高要求,因此團隊針對不同項目制定工作計劃。
以同心村項目為例,該項目交單急,工期緊,但由于項目體量大,材料到貨滯后、部分設計更改等多方因素的變動影響生產工序進度,發運計劃不斷在動態中持續更新,“這給團隊帶來很大挑戰,為了確保項目按時交付,整個團隊每天早上六時進場,第一件事就是梳理每一間集成房屋的裝修進度,根據外部的采購資源和內部的人手情況調整流水作業流程,確保當天每間集成房屋的數十個工序都能順暢推進。”
完成一天的工作后,華松又和團隊成員一起重溫當天工作流程,針對存在問題制定相關預案,為第二天的生產準備配料等,并安排人手在夜間完成材料配送。
“通過不斷動態調整,本來需要七八天時間才能完成一間集成房屋的裝修,最后壓縮到四天完成交付,同心村項目僅用了96天,足足提前30天完成!”華松經理經常對一線員工說,“我們想干事,能干事,也干成事,干就行了。”憑著這一股干勁,員工都全情投入到新的援建項目當中。
生產團隊
保質保量,使命必達。這正是采購團隊在同心村項目中展示出來的工作精神。2021年,由于全球疫情蔓延導致集裝箱面臨?“一箱難求”的現象。在鋼材異常緊張、集裝箱生產線爆滿的情況下,中集模塊化建筑迎難而上,發揮了集團合眾之力的優勢,協同中集車輛、森鋼重工、新聯三家鋼結構廠同步進行鋼結構生產,想盡一切辦法,保證鋼結構正常供應。
“其次,項目遇到最大的困難是材料采購時間緊張,比原計劃減少了40%的時間,且臨近春節,速度更是受到一定影響。尤其是窗戶和門的采購時間。這對于整個采購團隊來講都是一次重大的挑戰。”采購經理陳均成說。
采購部經理高淑華及采購員周琳冰犧牲個人休息時間,加班加點調配材料,還排除萬難克服了限電、材料供應緊張等困難,短時間內完成一百多種材料的選型確認。經過采購員的不斷協商、跟蹤原材料,窗的采購周期從60天壓縮到27天完成到貨,門的采購周期由14天縮短到8天,最終實現了材料按時到位,項目如期交付。
項目經理梁江峰接受采訪時表示,近期中集模塊化緊急為香港銅鑼灣加路連山建造15間臨時兒童疫苗接種室,供香港醫護人員為市民接種應急使用,分別于2月24日、3月10日陸續發往香港;港府近日緊急征用新建的元朗東頭“同心村”過渡性房屋項目1800個單位作為小區隔離設施用途,首批集成房屋2021年11月8日發運至香港,2022年2月6日完成全部發運工作。2022年2月10日,同心村項目所有預制集成模塊吊裝完畢,預計3月中下旬全部交付政府投入防疫隔離。
2月19日,內地援建永久性社區隔離治療設施正式開工建設,作為分包單位之一,當下中集模塊化正動員一切力量和資源,配合承接部分建造任務,據透露新項目與同心村項目規模相當。
梁江峰表示,由于新任務并不在計劃內,且時間緊、任務重,近期他也不斷與客戶溝通,幸好香港及內地客戶都對內地援港防疫表示理解和認同,紛紛表示愿意將現階段訂單往后挪一挪,讓企業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做援港的防疫項目。“生命至上,防控疫情迫在眉睫,我們的員工都愿繼續為香港緊急防疫隔離中心需求騰出資源和產能,保證香港平安而全力以赴。”
凌晨兩點“追魂CALL” 質檢員10分鐘到位開工
“細到每一道膠,每一個局部的細節,我們都會做好記錄,甚至還拍下視頻作為參考標準,確保2000多間集成房屋的標準一致。最緊張的一次,是一批模塊早上要發往香港,而我在凌晨兩點多才接到任務,但質檢員非常給力,10分鐘就集合完畢,開始工作。”作為同心村項目的質量負責人,質量管理部經理楊賢群說起同心村項目,仍會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所感動。
同心村項目啟動時,恰逢生產車間多個項目同時制造,檢驗人員配置緊張,而與內地項目相比,同心村項目標準要求更高,與同類項目相比工作量多了50%。
“我們的檢驗體系在IT部門支持下,實現了生產計劃系統和品質檢驗系統同步信息化管理。”楊賢群說,同心村項目每間集成房屋的質檢涉及30多個環節,為此團隊分為五個小組進行質量檢查,通過采用“二維碼管理系統” 檢驗結果直接掃碼登記,高效完成工序檢驗的記錄和查看,同時保持產品嚴密的可追溯性。
質檢團隊每天堅持完成35間集成房屋的質控工作,檢驗人員每天奔走于各個車間,哪些是待檢、哪些是巡檢、哪些是抽檢都要清晰的印在每一個檢驗人員腦海中。
“很累,但當得到客戶的認可時,這些辛苦,也就瞬間覺得值得了。”楊賢群說,當大家知道同心村項目被征用,改造為隔離酒店,大家也很高興,“內地民眾和香港同胞是心連心的,現在大家能為香港抗疫做一些援建項目都很自豪,大家都希望香港早日過去,到時一起去香港看看自己努力工作的成果。”
質控團隊
《大公文匯報》采訪照
中集造1800套模塊化過渡屋“秒變”隔離房
中集模塊化是首批獲得香港MiC建筑法準入的企業,其模塊化建筑集圍護、保溫隔熱、防水防火、抗風抗震、機電設備、裝飾裝修、消防等于一體,大量應用工業化預制材料和零部件,90%以上的建筑工序在工廠預制完成。2022年2月10日,同心村項目所有預制模塊吊裝完畢,如今水電接駁等相關工作也陸續完成,稍加改造即可變成隔離房投入使用,符合目前香港抗疫應急需求。
項目經理梁江峰表示,相較傳統建造方式,采用模塊化建筑可節約50%以上施工工期,減少50%現場垃圾,減少75%以上碳排放,通過海運、陸運或鐵路等方式靈活運輸,交付到施工現場進行搭建,就像堆“樂高積木”一樣,最后接駁水電就可實現拎包入住。“采用模塊化顛覆性創新建筑技術,施工周期大幅縮短,不僅能夠滿足香港項目高質量、快速交付的要求,同時還充分符合香港所有的建筑法律法規要求。”
中集模塊化在江門擁有占地約10萬平方的裝修車間,可滿足多個項目同時開工建設的能力。2020年,中集模塊化已先后交付了香港八鄉少年警訊臨時檢疫中心120個單位及香港竹篙灣檢疫中心3A項目857個檢疫單位的任務,這些檢疫單位在當下香港的第五波疫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此外,中集模塊化還完成了江門市新會區應急隔離點(212間)、江海區隔離酒店(78間)、江門市集中隔離觀察點(587間)等3個江門隔離設施的任務,由于項目快速交付和質量優異,獲得了政府有關部門和防疫專家的高度評價。
援港防疫項目一覽
香港八鄉少年警訊臨時檢疫中心120個單位
香港竹篙灣檢疫中心3A項目857個檢疫單位
供醫護人員為香港市民接種應急使用的15間臨時兒童疫苗接種室模塊
元朗東頭“同心村”過渡性房屋項目1800個住宿單位改造為小區隔離設施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