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非公路寬體自卸車行業的引領者——同力重工的發展之路
近年來,在生態環保的大要求下,政府對礦山安全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控制揚塵、改善礦山整體形象、特別是解決現有采裝與運輸問題成為環保乃至礦山企業正常運營的關鍵。而非公路寬體自卸車因其安全性高、承載量大的特點越來越受到礦山客戶的認可,其應用領域和市場需求也在進一步擴大。
作為國內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的首創者和引領者,同力重工的奮斗史也側面印證著工程運輸行業發展的歷程。面對新的形勢和格局,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的前路如何,行業企業又有哪些機遇和挑戰?讓我們一起走進同力重工,解讀企業發展與行業趨勢。
01 | 純粹的用戶思維,開拓差異化戰道
就當下非公路寬體自卸車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激烈的競爭格局來看,誰能想到行業才剛剛存在十幾年?
當時,中國的礦山運輸設備進步跟不上急速發展的非公路散裝物料運輸需求,而國外的非公路礦用車又因其高售價、高使用維護成本,無法大面積在中國使用。在這種境況下,中國當時在非公路散裝物料運輸環節大量使用了公路自卸車,但公路自卸車的安全性,適應性又很難滿足非公路工況。在這種需求被顯化的情況下,同力重工的初創團隊洞察到了客戶需求的痛點,集成公路自卸車的技術以及工程機械的技術,首創研發了非公路寬體自卸車。
用戶思維是企業最應該具備也是最難具備的品質之一,而同力重工的崛起和在寬體自卸車領域的持續引領便與其純粹的用戶思維密不可分。在近幾年,寬體自卸車市場雖然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認可,但由于價格原因導致部分客戶購買力有限,限制了寬體車的銷量,另外有些體量小、剝采距離短的礦山也很難接受寬體車。同力重工還是從用戶角度出發、在產品上下功夫,優化產品資源,提升產品品質,對著需求,量定結合,提供適用的產品和超值的服務,提高產品適應性及性價比;二是實行價值案例營銷,以數據展示運營效果,降低客戶運營成本,關注用戶效益實現及精神成本,讓客戶購買同力產品有尊嚴。三是提供資源支持,尤其是金融信用資源支持,滿足客戶產品需求。
無論是最初首創非公路寬體自卸車還是之后產品的迭代優化升級,同力重工始終以純粹的用戶思維向前發展,用心對待客戶才會得到客戶對品牌的的忠誠與認可。
02 | 沒有永恒的王者,只有不斷的超越
近年來,國家一直在關注露天開采,而非公路自卸車以其運輸效率、運輸效能及車輛安全性等精準定位于露天煤礦、金屬礦、建材礦以及大型工程物料運輸環節,市場需求逐步放大。在此趨勢下,包括北方股份、山東臨工、中國重汽等大型企業紛紛進軍非公路自卸車領域。
重重競爭之下,同力重工仍能保持行業頭部地位,銷量及市場占有率穩居行業前列,同時于2020年榮獲非公路寬體自卸車單項冠軍產品,并參與組織起草行業設計規范及標準,持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同力重工的成功不僅在于其行業首創地位,而是多年來持續投入、專注于產品的研發與創新。2005年,同力重工洞悉客戶需求首創非公路寬體自卸車;2006-2011年,隨著非公路短途散裝物料運輸需求的高速發展,同力重工產品經過不斷的迭代和完善,先后解決了安全性、適應性的問題,并不斷提升自身的可靠性;2012年-2015年,行業進入較為明顯的調整期,部分制造廠商退出該行業。然而這個時期,同力重工不忘初心進行了持續高強度的產品研發,并發布極具市場影響力的第三代產品TL855及TL875,同力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的可靠性大幅度提升,產品壽命逐步明確,并隨著非道路三階段法規的執行,完成了產品的非道路三階段排放的升級。且在這個時期,由同力重工主導,形成了一系列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的國家標準,使得該類產品正式成為工程機械的一個產品門類。此時實際上完成了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的再發明,逐步使得寬體自卸車成為一款成熟的,被國家、社會、國內外客戶普遍接受的產品。自2016年起,非公路寬體自卸車迎來了新的發展期,產品經過不斷的迭代,噸位級別提升及產品穩定性提高,應用場景不斷拓展,隨著新能源和無人駕駛技術的加入,非公路寬體自卸車將會迎來更快的發展周期,將會適應更寬的應用場景,被更多的用戶和國家接受。
03 | 從等風來到造風者,全面布局未來發展趨勢
截止到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智能化、電動化作為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同力重工也是提早布局,并擁有了成熟的技術積累。
在智能化方面,同力重工已經逐步完成了從產品設計到產品制造的信息化,并快速布局產品制造的智能化。在產品端,同力重工是國內較早介入非公路礦山無人駕駛的企業,為此,同力重工專門成立了研發無人駕駛技術的子公司“主函數”,專門對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無人駕駛技術進行創新布局,同時,同力重工也是國內提供可被遠程無人化操控的線控非公路寬體自卸車最多的企業,其無人駕駛產品已經在礦山成組安全運行。
在電動化方面,同力重工自2014年便開始研發新能源相關產品,曾經在增程技術,混聯技術,分布式混合驅動技術,純電技術,氫燃料電池技術等幾乎所有的電動化技術方面進行嘗試,并形成了最完善、最全面的技術積累。未來,同力重工會根據市場需求優化技術路線進行產品的設計和推廣。
基于對行業的看好,同力重工于2020年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開發了新的生產基地,新基地將建設年產6000臺非公路自卸車和年產500臺全路面礦用車的生產線。投產后,同力重工將擁有全行業最大產能,同時將加大核心零部件的自制率,不斷提高產品工藝水平和產品品質,為廣大客戶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最完美的整體解決方案。隨著同力重工新基地的投產,在企業ERP、MRP管理軟件與先進工藝裝備的保障下,同力重工將會在產品的品質、生產環境改善、企業信息化建設、產品交付方面實現更高的水平。
擴大產能,加大核心零部件自制率,布局電動化與智能化,同力重工一直以不懈奮斗的姿態邁進不斷奮進的征程。有華為、大疆等國產品牌珠玉在前,再加上以同力重工為代表的中國企業的集體突破,中國品牌將從等風來轉化為各個細分市場的造風者。
(本文轉載自同力重工,點擊鏈接閱讀原文)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