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擬回購H股,背后產業資本的態度應當重視
3月14日晚間,中聯重科發布公告稱,計劃回購已發行H股股份總數10%限額內的股份,回購價格需低于前五個交易日在聯交所的H股平均收市價的105%。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走勢孱弱,截止到3月14日收盤,滬指年內跌幅已超10%,香港恒生指數跌幅更是高達15%以上。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采取回購股份的方式提振資本市場信心并不罕見,以科創板為例,自年初至3 月9 日就有12 家公司公布股份回購計劃;與此形成對照的是,2021 年全年也僅有11 家科創板公司發布過回購計劃。
具體到中聯重科此次發布的股份回購公告,還是有很大看點的。首先回購的手筆很大,上限在已發行全部H股股份總數的10%,這對應著將近1.6億股股份;其次中聯重科是A+H兩地上市的公司,此次回購的正是估值嚴重低于A股的H股。透過中聯重科拋出的這份方案,不難看出其中蘊含了公司所代表的產業資本的三個寓意,或許更代表了與中聯重科類似的一眾A+H兩地上市公司的態度。
1、糾偏
之所以要糾偏,就是因為當前的資本市場環境已經到了過度恐慌的階段,優質上市公司的股價也遭受到熊市的“無差別打擊”。這一點充分體現在近期港股的走勢中,出現了罕見的短期急跌行情,恒指在最近三周跌幅近20%,中聯重科H股的表現強于大勢,但今年以來跌幅也已超11%。
但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是非理性的。首先來看基本面,盡管2021年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存在爭議,但中聯重科的基本面表現可圈可點,前三季度收入、凈利潤均實現了正增長;但另一方面股價卻持續低迷,特別是H股,在2021年下跌了44.93%的基礎上,今年以來截止到3月14日收盤繼續下跌了10%。
很明顯這家公司的股價趨勢,與基本面變化趨勢存在了背離。體現在估值水平上,中聯重科H股的市盈率、市凈率均已創下近三年最低紀錄;截止到3月14日,中聯重科H股的動態市盈率僅有4.3倍、市盈率更是只有0.56倍。對于一家盈利能力強勁、主營業務多元化持續完善向好的公司,這樣的估值水平實在是難以想象的。因此說此次中聯重科拋出H股回購方案是一種糾偏,是對股價于基本面變化背離的糾偏。
另一方面則是對于A/H溢價率的糾偏,中聯重科是A+H兩地上市的公司,今年以來中聯重科H股持續下跌,但相比起來A股則表現較好,這也就導致了中聯重科A股對H股溢價率創下歷史新高。截止到3月14日,中聯重科A股對H股溢價率高達近2倍,而這一溢價率在2021年前三季度一直保持在1.5倍以下的水平,從第四季度才開始攀升,特別是在今年2月下旬之后快速攀升至一年來最高水平。溢價率脫離中期平均水平的快速上漲,很顯然是不正常,需要糾偏,這恐怕也是中聯重科此次大手筆回購H股、提振H股市場信心的初衷之一。
2、態度
道理都懂,中聯重科H股的低估也都看得到,所以說回購方案本身既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中。拋開理性的分析邏輯,單就回購方案本身傳遞出來的上市公司管理的態度,我想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伴隨著二級市場股價的節節下跌,亦有不少H股公司高舉起股份回購的大旗。
典型者如騰訊控股,自2022年1月5日重啟回購之后共進行了11筆回購操作,總回購金額達22億港元;除了藥明生物、小米集團新經濟代表公司之外,一些國企也在港股市場啟動回購操作,今年年初中國移動就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回購不超過20億股港股股份,相當于不超過當日已發行港股股份數目的10%。
不難看出,中聯重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因此說中聯重科的股份回購,代表了與該公司類似的一眾A+H兩地上市公司的態度:我們被嚴重低估了!這是不正常、不可持續的!
與二級市場投資者相比,上市公司管理層對公司自身合理價值和增長潛力的了解更為透徹,因此股份回購通常被認為是對股價或公司前景信心提升的一個標志。從歷史經驗來看,股票回購增多可能意味著市場價值逐步顯現,股票回購往往是一個中期市場的底部信號,對相關個股中期表現或提供支撐。
股神巴菲特曾有名言:“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如今,產業資本逆勢入場,是否暗示H股已進入應該“貪婪”的時間了?
3、底氣
再說回到中聯重科的股份回購,與中國移動相比存在一個共性,就是都在增長但股價表現乏力,存在基本面與股價表現的背離。
但二者也有所不同,中國移動在今年1月初才登陸A股市場,上市后股價表現一直低迷,一度險些跌破發行價,出于股價維穩的目的實施回購略有無奈色彩;而中聯重科則不同,A+H均是老股,不存在所謂破發的輿論壓力,此次仍然領先眾多A+H兩地上市公司拋出股份回購方案,則更顯主動、更難能可貴,彰顯出產業資本對當前資本市場表現的“反對票”。
當然此舉也是建立在中聯重科強勁經營基本面表現的底氣基礎上的。公司近年來在國際化、多元化方向上也取得了長足進步。產品線上,除起重機、混凝土機械優勢板塊外,高機、土方等戰略新興板塊也進展順利加速突破。
在國際化方面更令人矚目,中聯重科的地區競爭優勢主要在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等一帶一路地區和國家,目前公司推行的戰略是推行“航空港+地面部隊+產品事業部”的模式,即在重點推廣國家建立分支機構、招聘當地員工,依托航空港,各產品線都可以共享硬件、軟件資源,及時捕捉商機信息,這都給中聯重科國際化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021年上半年來自于海外的收入同比增幅約50%、增速強于另外幾家競品,海外業務毛利率也大幅提升,致使中聯重科海外業務實現毛利金額翻了一番不止。
近期中聯重科資本運作層面也頻頻出手,控股A股上市公司路暢科技,在獲得了又一個資本運作平臺之外,更在路暢科技股價強勁表現下,短期內就收獲了不菲的資本回報。
上述這些基本面的強勁表現,才是中聯重科此次高舉H股股份回購大旗的底氣,更凸顯出公司業務核心價值的基本盤的穩固,這才是公司股價長期走好的依憑,而股份回購或將成為打破股價低迷表現與基本面強勁之間背離趨勢的“催化劑”。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