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程機械規模增長趨向平穩,海外市場潛力巨大
行業發展回顧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咨詢部整理
主要產品近年表現呈現一定分化:其中行業風向標-挖掘機銷量/需求量大幅提升,是帶動行業增長的關鍵力量,2021年銷量在出口帶動下創下新高;輪式起重機和混凝土攪拌車銷量/需求量多年也呈相似的增長態勢,但前者2021年銷量有所回落;叉車銷量/需求量走勢反映該類產品較弱的周期性特征,另外兩指標缺口擴大也反映出其對海外市場的依賴加深;裝載機和壓路機銷量/需求量盡管相對低點均有所復蘇,但增幅相對平緩。
2021年2季度以來,隨著低基數效應減弱、重點下游投資放緩、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行業增長勢頭有所減弱,挖掘機4月以來月度產量同比持續下滑,本輪景氣周期或迎來拐點。
中國工程機械主要產品銷量和需求量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年鑒2020》、《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海關總署,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咨詢部整理
政策環境
近期政策方向主要體現在:引導行業由大變強、突破短板,向創新、綠色、智能方向發展。
近期行業主要政策
來源:公開信息,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咨詢部整理
競爭格局
內資品牌于國內市場已占據明顯優勢,四大巨頭-三一、徐工、中聯、柳工已占據多個主要細分市場龍頭地位;叉車市場中安徽合力和杭叉也占據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即便在外資長期優勢領域-挖掘機市場,內資品牌份額由2010年的不足30%迅速擴大至2020年的70%。
內資挖掘機品牌快速崛起主要因素包括:較高的產品性價比、顯著提升的技術及品牌影響力、對客戶需求變化的快速反應、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以及政策扶持等。
中國主要工程機械產品市場龍頭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咨詢部整理
中國挖掘機市場各系品牌競爭格局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咨詢部整理
行業展望
行業發展驅動力包括經濟增長、城鎮化&新農村建設、人工替代、海外市場、存量更新等。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仍然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為行業長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人口方面,反映在城鎮化率的持續提升以及人口老齡化、適齡勞動人口下降帶來的設備需求;“人工替代”已反映在挖掘機銷量結構的變化上 - 十年間小挖銷量占比提升至六成。中國及部分主要經濟體GDP增長
來源:世界銀行,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咨詢部整理
中國國內小挖(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咨詢部整理
主要產品國內市場前景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年鑒2020》、《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海關總署,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咨詢部整理
重點下游方面,近期基建投資增速回落,但隨著專項債發行提速和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對基建后續投資形成利好。長期來看,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特高壓等新基建項目熱度有望持續提升,為行業帶來新動能,也將對產品供應結構產生影響。地產方面,“房住不炒”基調未變,一系列重磅政策正推進行業深刻變革;近期累計新開工面積回落或對后續投資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基建累積投資增速
來源:國家統計局,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咨詢部整理
中國房地產累計投資和新開工面積增速
來源:國家統計局,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咨詢部整理
海外市場方面,海外疫情得以控制后工程機械市場需求轉暖,帶動出口額大幅提升。長期來看,在“一帶一路”等戰略推進下,出口市場潛力巨大。另一方面,盡管代表內資品牌全球銷售排名顯著提升,但主要仍由國內市場貢獻;以三一為代表的內資巨頭通過海外投資、并購、完善代理商網絡等方式,逐步完善國際化布局,海外收入規模長期提升空間廣闊,或將打破海外市場原有競爭格局。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進出口額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年鑒2017》、《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海關總署,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咨詢部整理
中國重點工程機械企業海外收入占比
來源:Wind,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咨詢部整理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