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止,徐工起重引領競爭“芯”格局!
在其最新發布的“2021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中,徐工起重“高空大吊載輪式起重裝備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榮獲一等獎。
而從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再往前看,2021年7月,徐工“風電臂翻轉方法及起重機”項目摘獲國家級知識產權最高獎項“中國專利金獎”。
一年攬兩項至高含金量的獎項,是徐工起重機矢志攻關高端大噸位,聚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產業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
“今年政府工作重點之一就是繼續支持制造業,市場競爭拼的就是技術及創新管理。”全國人大代表、徐工高端工程機械智能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徐工機械科技質量部部長閆麗娟表示,徐工將堅定不移走自己的技術創新道路,必須科技自強自立,這是關鍵。契合新時代的“芯”要求,科技創新的脈搏正在徐工強而有力地搏動!
高能創“芯”,核心優勢重塑競爭格局
超大噸位起重機素有工程起重機“皇冠上的明珠”之稱,在這一領域,不管是從產品、銷量抑或是施工來看,徐工一騎絕塵。以“擎風三號”XCA1800和“擎風四號”XCC2000,以及“全球第一吊”XCG88000為代表的強大隊列彰顯著中國起重機制造的頂尖水準。
堅守“技術領先、用不毀”做成工藝品的金標準,徐工突破的全是國產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尤其是在工況適用性更全、技術含量更高、價值量更大的全地面起重機領域,雙缸頭單缸插銷伸縮臂、風電組合臂架、可變超起、大載荷獨立懸架等超大噸位主要關鍵技術均為徐工首創。
創新路上,中國配套體系全員進位。徐工向內向外聯動多企攻關,研發了起重機高端比例控制多路閥、控制器、大載荷獨立懸架技術及零部件等,其中與寶鋼研發的1100兆帕級國產超高強熱軋鋼,破解了世界級技術難題,使得中國工程裝備超強鋼制造技術躋身世界前列。
高“薪”回報,先發優勢賦能客戶價值
截至目前,徐工移動式起重機累計國內有效專利1272件,累計海外發明專利51件,全行業領跑。
勇于創新,持續創新的魅力,不僅僅在于徐工人牢牢掌握一批“別人拿不走,全球立得住”的獨有、獨到、獨占、獨創、獨行天下的核心技術,更在于這些技術成果在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創造效益等實際應用領域交出了讓人服氣的成績單。
以獲得中國專利金獎的“風電臂翻轉方法及起重機”項目為例——?
●首次實現風電臂全狀態免拆裝并隨車運輸,風電建設成本降低25%,平均每個風場可以提前3個月并網發電創造經濟效益。?
●僅2020年,應用該技術的徐工起重機直接節約風電建設成本54億,效率提升使風場提前并網發電創造經濟效益49億。
●采用該技術研發的全球吊載能力最強的XCA1600全地面起重機產品,更將風電建設高度從110m提高到140m,創造了輪式起重機風電安裝世界紀錄。
致力于為全體用戶創造價值,徐工把用于大噸位產品上的前沿技術落地到全系列產品,XCT25_EV作為全球首款可以上“綠牌”、上下車均采用混合動力技術的汽車起重機,就是在此平臺上孵化出的最具科技含量、競爭實力的機型,必將成為吊裝用戶的致富新選擇——
●通過實踐驗證,XCT25_EV干零散活,相對普通燃油車型,吊裝可做到零油耗,轉場可節油40%-80%(根據路程長短),每年可節省燃油費30000-50000元、節省維護費用(再生、尿素)4000元/年。
●而干包月,該車可以零油耗,免維護,每年可節省燃油費40000-45000元、節省維護費用(再生、尿素)7000元/年。
高頻上“新”,世紀工程彰顯中國底氣
技術的自主創新推動了徐工產品的快速發展,起重機設備走南闖北,在國內外超級工程中大放異彩。正是這些技術的加持,中國的基建速度,甚至可以用天和小時做單位。
疫情期間,武漢火神山醫院,近百臺徐工起重裝備日夜奮戰現場,從2020年1月23日開建到2月2日落成,只用了10天。而按照常規速度,這座占地3.39萬平方米的醫院,至少需要兩年。
冬奧會場館建設現場,徐工起重裝備備戰“超長工期”,25-260噸徐工起重機,2018年入場,最長駐場三年之久,高質量完成北京首鋼大跳臺、張家口崇禮、保定淶源滑雪場等場館建設任務。
XCA1600已轉戰國內外上千個風電場,擎起近五千臺風機,產生清潔電力近150億千瓦,基本滿足1500多萬個家庭一年用電量為加快全球新能源建設步伐,注入中國制造的澎湃動力。
歷經十年榮耀,XGC88000共計參與26個國內外大型工程建設,吊裝百余臺千噸級以上設備,總吊重量接近20萬噸,安全工作總時長近10000小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吊裝傳奇!
技術創新驅動所迸發出的強勁實力,讓全世界的目光,都朝著東方、朝著徐工匯聚。“移動式起重機”和“起重機板塊”雙第一的徐工,前瞻錨定高端市場,瞄準國際先進標準,以技術創新提升國際競爭力,貢獻行業領導者品牌!
?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