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鐵建重工董事長劉飛香:探索二手裝備出口改革 推動行業綠色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鐵建重工董事長 劉飛香
◎記者 夏子航 ○編輯 吳正懿
“二手裝備出口是促進裝備制造企業轉型升級、提升制造業產業鏈穩定性的重要抓手。”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鐵建重工董事長劉飛香就湖南開展二手裝備出口改革問題建言獻策。
劉飛香表示,二手裝備產品的舊件利用率可達80%以上,裝備再制造可實現節能60%、節材70%,對環境的不良影響顯著降低,“可有力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二手裝備出口大有可為
從2000年開始,國際二手裝備行業交易機制開始不斷完善,全球二手裝備交易量迅速擴大,市場愈發成熟,高端裝備制造業市場逐漸進入迭代升級階段。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全球二手裝備的年度交易規模將超過100萬臺,新機和二手裝備交易占比達到1:1,交易規模將突破4000億美元。
在市場機遇刺激下,卡特彼勒、小松、利勃海爾等國際知名裝備制造企業紛紛布局。
與此同時,國內工程機械、裝備制造產業也進入高速發展期,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為湖南加快探索二手裝備出口新路徑提供了條件。
不過,二手裝備流轉處置不暢的問題導致國內市場的“堰塞湖”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痛點。如湖南作為擁有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國內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的省份,新機外貿出口量占全國出口量的25%左右,但在二手裝備產業鏈,其出口貿易占比不到湖南省新機外貿出口量的1%,每年出口不足500臺。
劉飛香表示,支持湖南開展二手裝備出口改革十分必要,這一舉措能加快產能輸出,促進裝備制造產業轉型升級;能推動增量提速,打造全球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提升中國品牌國際影響力,有力支撐中國打造“世界一流裝備產業集群”;能推動綠色發展,提高資源利用率。
“從產業的角度看,二手裝備的流通,能加速新機的銷售,通過開展二手裝備出口,形成產業內外雙循環,能在最大程度上推動國內裝備制造業產能輸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行業進入下行周期出現的產能過剩、銷售遲滯及市場風險。”劉飛香表示。
支持湖南開展二手裝備出口改革
在劉飛香看來,在開展二手裝備出口改革探索上,湖南具有優勢。
據介紹,湖南工程機械產業有著近70年發展歷史,被譽為制造業“國家名片”。近些年來,湖南工程機械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實現了既有速度又有質量的發展。四大主機企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和山河智能均進入2021“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在50強中銷售額全球占比達14.35%,超過其余入選7家國內企業的總和。
湖南工程機械產品涵蓋12大類、100多個小類、近500個型號規格,占全國工程機械品種的75%。混凝土機械、挖掘機、建筑起重機、全斷面隧道掘進機、樁工機械等產品產銷量全球第一;礦山運輸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50%,并列入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
湖南工程機械產業科研實力更是不俗。據介紹,鐵建重工自主研制了全球首臺永磁電機驅動盾構機、國產首臺大直徑鐵路盾構機等30余項具有原創性、創新性、戰略性、顛覆性的國內和全球首臺套產品。
目前,我國二手裝備市場依然存在交易稅費規則缺失、標準體系不規范、交易展示平臺不健全、售后服務不完善等問題。
對此,劉飛香建議,以湖南自貿試驗區作為試點,率先探索二手裝備出口交易稅費新規則,幫助和推動二手裝備出口相關企業大膽闖海外市場。
劉飛香還建議,支持湖南率先開展二手裝備出口相關團體標準體系建設,構建二手裝備價值評估標準、再制造標準,建立具有獨立資質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增強二手裝出口市場交易信心;支持湖南成立二手裝備出口行業聯盟,通過行業聯盟建立行業自律公約,規范行業秩序,促進二手裝備出口行業有序發展。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