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新場景,徐工漢云推動丹灶水利排灌智慧升級
位于南海區西部的丹灶鎮,也是一座因水而生、依水而建的城鎮。水承載著丹灶鎮的歷史,也決定著丹灶鎮的未來。
“水利排灌養護站”作為鎮街一級重要水利調節的門戶,承擔著防汛排洪、應急排澇、污水治理的重要職責,其有效調度和快速響應關系千家萬戶。
3月3日上午,南海區丹灶鎮攜手徐工漢云正式啟動智慧水利排灌統一調度平臺項目。項目先以鎮內3個電排站作為試點,建設一套基于電排站自動化系統的數字化監控調度平臺,全面提升電排站設施作業自動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據悉,未來該項目還將全覆蓋丹灶17座電排站。
此前,在對現有電排站的詳細調研中發現,排灌養護站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過程中存在三大難題:
第一,運營調度管理分散:各站點系統按垂直業務模式運行,各自獨立,主要靠人工協同,缺少智慧大腦統一調度;
第二,缺少自動化遠程調度控制:大部分站點未能實現站內自動化,以人工駐守操作為主,在面對區水利部門和鎮街的精細化管理要求時,不能做到快速響應;
第三,數據未融合、缺乏分析挖掘能力:各站點間的數據比較獨立,同時缺乏數據分析處理工具,無法進一步挖掘數據價值以支撐上層決策。
站長馮紹銘表示,智慧水利是大勢所趨,目前丹灶鎮亟需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對電排站站點進行智慧化升級,用自動化手段逐步取代傳統人工的操作,同時通過數據支撐,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汛期響應速度。
項目實施單位、廣東徐工漢云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總經理葉琳對丹灶鎮智慧水利排灌統一調度平臺項目整體方案進行深入介紹,并表示,希望該項目建成后,對丹灶乃至南海能起到較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同時也將努力將該項目打造成為區級智慧水利的標桿,推動區域水利排灌業務水平實現質的提升。
與傳統的管理方式相比,該平臺將在設備自動化、作業過程可視化、遠程管理智能化、人員配置集約化、數據分析可量化等5個方面凸顯亮點:
01
設備運行自動化
現有電排站設備進行自動化升級改造,逐步實現“少人值守、無人值守”運行目標,彌補人員不足,優化人員結構、有效減少人員方面財政支出;
02
作業過程可視化
電排站水位及設施作業全過程工況實時可視化動態監測,對電排站現場各個作業環節和周邊環境進行高清視頻監控,提升電排站運行安全性;
03
遠程管理智能化
建設統一監控和調度平臺,對電排站進行實時監控和遠程控制,電排站運行異常時及時報警和處置。同時,建立三級聯控體系,汛期快速響應,減少安全風險;
04
人員配置集約化
建設監控調度中心,對所有電排站人員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調度和任務集中下發,實時跟蹤任務處理情況,從而達到降低成本和高效管理的效果;
05
數據分析可量化
結合GIS和三維可視化技術,運用一張圖、3D模型和可視化圖表對電排站運行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和呈現,為管理者對電排站的監管和決策提供科學、直觀的數據依據。
項目先以銀河站、界牌站、南沙站為試點,預計今年9月完工并交付使用。未來還將推廣覆蓋全鎮17座電排站,實現鎮內電排站全方位、全天候實時感知,設備少人值守、運行安全可靠、數據互聯互通,人員統一調度,決策直觀精準。
丹灶鎮副鎮長李終勝表示,智慧水利建設也是智慧丹灶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相關單位要立足于利用好智慧化、智能化的技術優勢,做到“三個一體化”管理:
一是加強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一體化,做好安全管控工作;二是以水利排灌養護總站為中心,科學合理地進行站點的協同一體化管理,提升快速響應速度;三是打造一批看得見,摸得著,可量化,可復制,見實效一體化的示范站點項目。
徐工漢云作為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平臺,具有豐富的水利項目改造和智慧化建設、實施經驗。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丹灶鎮必將邁進智慧水利新時代!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