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瘋狂了(要求我們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更加自覺地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指的是,
貫徹新發展理念
助推高質量發展
近日,中建六局承建的
深圳市吉華醫院項目被評為
“深圳市2020年度治污保潔工程優秀項目”
項目泥砂分離設備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
27項專利申請受理
每一項榮譽和成果的背后
都有一群辛勤付出的奮斗者
面對龐大的城市土方外運工程
項目管理團隊積極探索、主動出擊
向建筑廢棄物處置難題“亮劍”
積極開展泥砂分離試點工作
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勇于“亮劍”,破解建筑廢棄物處置難題
深圳市吉華醫院項目位于深圳市龍崗區,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占地面積近10萬平方米。項目場地原始地貌為低丘陵,地形起伏較大,屬于典型山體建筑,特點是土方外運量非常大,約120萬方。截至3月30日,土方累計開挖110萬立方米,占土方總量的91%。
為切實解決土方棄置量大、交通壓力大等施工難題,項目團隊通過踏勘現場,深入市場調研,考察走訪當前主流泥砂分離技術,化驗土樣,研究論證泥砂分離方案的可行性等,經過多方調查和驗證,確定在項目施工現場開展泥砂分離試點工作。
2020年11月,項目泥砂分離設備已嚴格按照專業要求安裝完畢并開始運行。
泥砂分離技術暗藏著怎樣的玄機?
外運土方將如何實現綠色環保?
別著急,請往下看!
“兩步走”變廢為寶,解鎖泥砂分離技術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01
第一步:砂的處理
進 料
將含砂的泥土通過裝載機傾倒入進料口,在震動入料機和高壓水配合下,將塊狀泥土震動分散,形成泥漿,泥和砂靠比重初步分離,分離出來的砂通過提升機,運送至震動篩。
二次清洗
5毫米以下的砂,通過篩網后掉落至輪式洗砂機,二次清洗;超過5毫米的砂,通過輸送帶運送至制砂機破碎,再通過提升機運送至振動篩,循環工作。
二次搓洗
輪式洗砂機通過轉動,將砂送至輸送帶,通過輸送帶送至槽式洗砂機,進行再次搓洗,砂子在旋轉葉片帶動下,進入前段的輪式洗砂機,再次搓洗,洗砂過程結束。
脫 水
洗好的砂,通過輪式洗砂機的料斗,運送至前段的脫水篩,脫水后送至輸送帶并與回流器回收的細砂混合一起,組成級配良好的建筑用砂,經輸送帶一起送至堆場,洗砂工序完成。
02
第二步:泥的處理和水的循環使用
集中排放
通過各級設備分離出來的泥水,集中排至泥水回收池。
沉淀回流
泥水中的細砂,在泥水池中沉淀,并由抽砂泵送至回流器處理。
脫水壓泥
泥漿水通過泥漿泵抽至泥漿罐,與從藥罐流出的藥水混合,在藥水的作用下,泥水分離;分離出的泥下沉至罐底,由管道通過重力流到壓泥機,進行脫水;經過脫水壓制的泥餅,經過輸送帶運送至堆土場,壓泥工序完成。
循環利用
清水溢出到罐頂的清水槽,通過管道流至罐下的清水池,再通過水泵送到各級設備中重復使用,達到環保要求,水處理工序完成。
項目黨支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廣大黨員干部學史力行
凝聚創新發展動力
帶領項目員工團結協作
奮力實現項目完美履約
學史力行,創新技術有成效
項目黨支部積極貫徹中建集團、工程局及公司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相關要求,積極與政府、業主等部門共同開展黨史專題學習,引導項目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泥砂分離設備采用控制室集中控制24小時監控
設備投入使用以來,平均每天處理土方量為3500~4000立方米,出砂率約為30%-35%,預計處理土石方約40萬立方米,經檢測分離砂性能符合建筑用砂規范要求。分離出的砂外運至混凝土廠,用于生產混凝土。
▲泥砂分離設備運作現場
該再生砂的品質遠優于市場上常見的水洗海砂,有助于保證建筑工程質量,提升混凝土結構安全性。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項目以有限的資源投入生產出數量較大的建筑用砂,減少了外棄土方量約14萬立方米,節約了土方收納場地,實現了良好的綠色施工要求和水土保持效果,有利于節能減排。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
中建六局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積極融入、主動作為
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為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
素材來源:華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