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出爐(90后每個月開銷)90后存款五萬,
原標題:每月5萬起,90后的錢都花在這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消費者報道
(ID:consumerreport)
作者:黃婧
被戲稱“垮掉的一代”的90后們,已經開始生娃了。
《2020年中國女性健康白皮書》顯示,90后成為備孕主力軍,在備孕的女性群體中,90后和95后占比62.6%。而在中國,幾乎每一個產婦都需要經歷“坐月子”。
成為母親通常是一個女性人生中的重要時刻。作為新式育兒的“后浪”,90后媽媽們主張不僅要帶好娃,也要照顧好自己,“科學坐月子”的觀念日益普及。伴隨著母嬰消費群體的迭代與三孩政策的推動, 月子中心已逐漸成為90后新生父母們的又一新消費場景。
需要關愛的不止新生兒,還有產后的媽媽們
生娃往往是家庭中最幸福的時刻,新生命的誕生為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但與此同時,經歷了從妻子到母親角色轉變的新晉媽媽們,也開始面臨產后的一系列身心困擾。
艾瑞咨詢的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0~3歲的孩子媽媽們面臨著體重增加(45.4%)、妊娠紋(39.6%)、情緒低落暴躁(35.6%)、漲奶(34.7%)等產后困擾。另據《新媽媽情緒藍皮書》,80%~85%的產婦會經歷情緒波動的時期,即使做好調節,仍有15%~20%的產婦會患上臨床抑郁。
科學地坐月子能夠調整身心,也是降低產后抑郁風險的支持因素。 長達30天的月子,為媽媽們提供了完整的時間來消化產后的身體和心理的急劇變化。據《中國母嬰新消費白皮書》,僅5.9%的孩子媽媽認為坐月子不重要。
90后將成月子中心消費主力,九成媽媽住過后表示“真香”
90后正逐漸成為生育主力。《2020年中國女性健康白皮書》顯示,2021年6月90后媽媽占比已經達到39.2%,90后、95后媽媽人群比例呈上升趨勢。 更注重消費品質,“敢愛敢花”的90后,正在向母嬰消費市場涌來。
消費人群的特征影響著消費的發展趨勢。這一屆新手父母,不僅在日常生活追求精致,在坐月子這件事上也表現出對服務品質的高要求與高預期,更希望有專業的人來照顧產婦和新生兒。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近七成月子中心消費者居住在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68.5%的消費者學歷在本科及以上。
填鴨式猛補、不能見光不能吹風、七大姑八大姨隨時有可能登門拜訪……不少媽媽在網上發帖抱怨:“這月子不僅沒休息到,反而越坐越累!”盡管不少媽媽選擇讓自己婆婆或者媽媽照顧,但與年長的家庭成員因生活習慣和育兒觀念產生的沖突,反而使媽媽們更難在月子期間得到充分的休息,甚至落下一身“月子病”。
“我不在乎月子中心里有什么,我只在乎月子中心里沒有婆婆。”相比產后待家的手忙腳亂和“雞飛狗跳”,月子中心為媽媽和孩子提供身體檢查、產后修復、嬰兒照護等專業化服務,受到越來越多年輕媽媽的青睞。
月子中心既是家庭矛盾的“避風港”,也是媽媽們完成角色蛻變的“新手學校”。照顧新生兒的重擔被分攤到了月子中心職業服務者的身上,新手媽媽無需面臨與上一輩育兒觀念的沖突,同時也能在坐月子期間學習到更多科學的護理知識,為之后的育兒做準備。據《中國母嬰新消費白皮書》, 媽媽們選擇月子中心主要出于給自身更好休息(84.7%)、寶寶得到更專業照顧(77.5%)、避免家庭矛盾(39.6%)等方面的考慮。
此外,對比住家月嫂,月子中心在服務上更具系統性的優勢。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月嫂在準備月子餐時,難免會對產婦和嬰兒的需求回應不足。全天候團隊服務、全面性的規劃與智能硬件設施配備,月子中心的“一條龍”服務更細致地滿足了媽媽和孩子的全方位需求。
摳門如“不要買|消費主義逆行者”豆瓣小組,在討論起月子中心時,幾乎一致認為產后花錢去月子中心十分有必要。體驗過月子中心服務的媽媽們紛紛“真香”。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2021年體驗過月子中心的消費者有97.5%表示有意愿再次選擇月子中心。
市場規模超200億元,行業將成新藍海
動輒數萬元的花銷,撐起了月子中心的市場。據華安證券統計數據,月子中心往往伴隨著極高的客單價水平,一位媽媽在月子中心一個月的消費至少在5萬元以上。具體的價格落點跟隨房型、護理內容與次數多少、餐食的豐富程度而浮動。以某品牌旗艦店為例,對比剛需套餐,舒適套餐增加了3次早教培育和3次產后修復服務,價格則要多出1萬元。
新消費群體需求迭代、行業進入門檻低等情勢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涌入這一行業。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國內月子中心的市場規模正逐步擴大,到2021年,國內月子中心市場規模已達204.2億元。
對比眼科、體檢等對醫療技術依賴較高的行業,月子中心行業以康復護理服務為導向,具有技術要求相對較低、可復制性強、利于規模化等優勢。三孩政策風口下,月子中心行業快速升溫,不乏知名資本投資與巨額融資事件。2021年3月,貝康國際獲得騰訊、高榕資本2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融資金額打破母嬰護理服務行業單筆融資紀錄。
目前,中國內地的月子中心行業仍處于萌芽階段。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目前中國內地月子中心滲透率僅3.7%。整體行業格局也較為分散,頭部企業市場份額占比較少,據華安證券研究所報告,2018年月子中心市場份額占比中,頭部企業占比僅11.3%,行業仍處于擴張期。此外,目前月子中心行業只有一個國家指導性標準——《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并不具有強制性,行業的規模化有待標準的進一步完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