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可以(安徽工程大學是干嘛的)安徽工程大學是不是211大學,
離我寫這個答案已經過去了4年了,也收到很多不同的意見。在此說明下,隨著時間的流逝,本答案的時代局限性將會越來越強,學校也在變好,貌似博士點也有了,大家應該辯證對待。十分歡迎各位在校的學生朋友們給出不一樣的觀點,一個人的觀點往往很有限,學校真正的樣貌往往就是由廣大不同的思維聚合起來的。當前的在校生必然可以提供更實時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補充分割線————————
再補充幾句話吧,看了部分評論和部分答主的回答有感而發,專門寫了幾條寄語吧算是。
1.首先我們無法以985/211的標準要求安工程,因為他就是個很普通的高校,只是招生一本線以上,實際水平甚至不達,但是他周圍的其他高校也都彼此彼此,安工業,安建工,安師大,不會比工程大學好多少。你既然來到了這里就說明你別無選擇。
2.安工程不乏牛人,事在人為,不滿于這里就要更加努力脫離這個環境。就怕你四年在這里被你所不屑的東西同化,墮落。但是同樣,也請你不要因為學校存在牛人畢業生而對學校自我感覺良好,牛人往往大部分靠自己
3.心里要有自己的一桿秤,在學校考試考了100也要問問自己到底提高了多少
4.學校有不少認真負責的老師,也有很多靠旁門左道在學生中積累口碑的老師,各取所需,多和你心中的牛人老師接觸,你會受益匪淺
5.安徽工程大學就是培養高級工人,而非理論人才,這是你必須正視的事實,你既然到了這里就說明你已經在高考的篩選中被劃到了高級工人的批次中了。如果你仍對學術和理論研究尚有熱情,請帶著這種熱情在這里完成蛻變,而不是僅悶頭抱怨————————補充一些主觀想法————————
本答案全文非常主觀,如果部分校領導或者持反對意見的人看見本答案打算找我理論,那你是對的,我錯了。
要說我喜不喜歡工程大學,只能說愛不起來。學校還是很多地方處處展現其不以人為本的精神的。這里單獨說兩個事情。
1.取消樓層垃圾桶,本來學校是有樓層垃圾桶的,但是后來換了物業后,樓層垃圾桶取消,大家扔東西必須下樓。學校認為大家帶東西下樓舉手之勞是沒有錯。但是其間的不方便相信大家都懂得。
2.以學校名義擅自沒收學生東西,如果你沒收高功率電器我覺得無可厚非。不過用萬能鑰匙開門后收走插線板這種事情似乎就沒有充分理由了吧。宿舍水房出來前還大規模進行過沒收水瓶的活動。說是影響學校美觀,似乎沒有法律批準學校可以擅自沒收學生東西。物業行為=學校行為
————17年初原答案分割線(含各種修改)————
斟酌之下,打算完善此答案,從更客觀的角度去評價學校,讓各位學弟學妹們有個更好的參考。答主本人本科畢業于安工程信息類專業。目前在國內某校讀研。一.學校位置
總評:還不錯
地處三線城市蕪湖市,位置不偏,學校旁邊就是萬達。二.教學硬件設施
總評:尚可。
1.教學樓:桌椅損壞較多,學生多次在意見箱提意見但是其實不見人去維修,教室門為老式木頭門,年久失修,刮風的時候全樓啪啪啪,影響學生自習和上課的情緒(突然框的一下,一般人受不了的)。
2.教室硬件:較好。學校在13年花了大代價更新了多媒體設施,配置總體還不錯3.圖書館:新圖書館在蓋了,老圖書館一般,藏書量適中,也有比較好的絕版的行業圣經,但是布局較亂
三.生活方面設施
總評:中等
1.寢室:較差,6人間,沒有獨立衛浴及陽臺,部分寢室內部類似毛坯房是水泥地(比如我的)。有空調,不可接高功率電器,有門禁
2.購物:方便,學校超市排布較為合理。書店,雜貨店,理發店,各種特色服務店較多,教學樓有自動賣水的機器,購物方面非常方便
3.交通:比較方便,離火車站和汽車站都近
4.食堂:好吃,這點給予好評,學校除了五食堂外基本都不錯。也有不少食堂特色,是我本人吃過的各大學中的最好的食堂
5.校園網:極差,學校腐敗作風的代表作。學校早年是傳統的有線寬帶,80元一個月,10Mb/s,這樣多人合辦也不算貴。結果搞了個校園網改革,把寬帶網改成了公共賬戶登錄的網(安全性也掉了一個檔次)。資費分為四個等級,我記得有15,25,40的,我本人只用過40的,8Mb/s,只允許兩個設備使用。這種資費無疑是非常昂貴的。對比安徽其他高校普遍20元一月的百兆校園網,無疑這種資費極其惡心,另外只允許兩個設備同時在線,也就是說如果你本人有電腦,手機,那么平板就不用指望使用了。學校也不允許你通過熱點作二次轉接,美其名曰實名制,實際上網絡實名制的規劃從來沒有落實在通信物理層的接入問題上,實名制都是指網絡層的用戶實名制,學校支走原先的三大運營商,搞網絡壟斷。但是網速卻極差無比。實際上40的網網速一般只有400KB/s左右,就是3-4Mb的水平,完全受限于線路,但是資費還如此高昂。因為沒有了有線網,同時一個寢室的路由點接入數量很大(一個寢室6x2個設備),信號干擾極大,導致網絡體驗極其糟糕,后來學校進行了有線網的架設,才緩解部分問題。中間最為可笑的是,對于網速慢資費高這件事,學校的解決方法是給每個學生發了個網游加速器。如此忽悠學生的行為,居然是學校層面的操作。關于校園網槽點真的極多,包年資費8Mb/s要440(沒記錯的話),這價格還不如單辦,因為節假日也絕不停計費(你一年在校才9個月,一個月40,最多360,看到此文的各位學弟學妹注意了,千萬不要辦年套餐),單獨計費也不是嚴格按月算,就是30天,絕不多一天,學期末時學生經常面臨沒有網用,因為坑,你就差三天就離校了,只要你辦了網,寒假也會一直算你在用,極其流氓。套餐也不具備可選擇性,辦了40的想改成15的必須跑到辦公室人工修改四.教學制度及規章制度
1.總評:不合理
2.教學管理:較為垃圾,形式化的選課制度(我當年直接就沒有選課),不能提前修課,不可以修計劃外課程,也沒有專業方向的說法。學校本身也覺得教學制度非常尷尬,所以經常更換,學分制學年制學年學分制,基本每1-2年就換一次
3.課程安排:也是因為不能自由選課導致的問題。學校很崇尚課程體系的區分,大一大二上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大三上專業課。例如我的專業,大二的所謂專業基礎課其實就三門,電路,模數電,于是出現一個情況,大二下可以說是非常閑,因為一學期就上模電數電,帶門英語和政治,非常閑。而一到大三,之后保持每學期7+門課,大三上更是尤甚,信號與系統,電磁場,信息論,高頻電子線路,程控交換原理,微機原理,總計400+課時,對比二下的200+個學時(課程設計不算)真的很無語。大四上仍保持380+學時,影響考研。
4.課程體系不合理:該開的課沒開:基礎課諸如隨機過程,隨機信號處理,數據結構算法這種實用性很高的課程都沒有。方向課門類單一且不能選,諸如數字圖像處理(本人的專業沒有開,隔壁的開了)沒有,語音信號處理沒有。不該開的課開了很多:物聯網,通信新專題(內容很空),網絡管理,汽車電子,焊接機械臂……
5.課程順序詭異:復變函數比電路上的晚,導致電路老師在上頻率分析是先自己說了一些復函。信息論比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開的早。交換理論在通信原理前面上……
6.課時壓縮嚴重:這是學校因為擴招所導致的問題。教學資源緊缺,壓縮課時量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但是反過來極大影響了教學質量,諸如專業核心課程,模電實驗+理論就64學時,說明理論課50學時都不到,電磁場48學時(除去法定節假日和實驗我算了下就30不到的理論課,能學什么),再比如信息論,如此重要的核心課程理論+實驗才40學時。此類現象在學校嚴重,導致老師和學生集體反感,認真的老師上課壓力很大,有很多可說的無奈時間不允許,而且學校還單方面限制老師加課,無特殊情況一次課都不給加。而與之相反,不認真的老師以此為由只說期末考試涉及內容,知識面極度狹窄五.教學水平
總評:中下
1.老師并非對口專業的老師:給我們上信號與系統和數字信號處理的老師是自動化專業的,給我們上電磁場的老師是研究傳感器和單片機的,給我們上微機原理的老師是研究圖像處理的,給我們上高數的老師實際上是計算機科班出生的……嗯,沒毛病,也行吧
2.老師自身水平問題:部分后期專業課老師并沒有掌握先修的核心專業基礎課內容,導致上課錯誤很多。部分老師數理素養較差,并不能解釋公式和定理的物理意義。課堂不按大綱上課:諸如上非線性電子線路的老師居然把電路當通信系統上。多數老師不備課,上課自己懷疑自己板書的正確性并且還當堂推導……還有老師上課坐桌子上,不斷吹噓自己孩子前程的也有。不過同樣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學校還是不乏部分認真負責且水平高的牛人老師,諸如電院的王鳳隨,楊會成,查君君老師。計院盧桂馥老師。數院張玥,劉述光,馬靜老師。機械桂珍老師等。但是普遍大部分老師水平一般甚至不合格。
3.沒有一個博士點,所以也沒有保研名額4.沒有整體規劃過教學內容:課程重復內容不同教師反復上。比如通信原理重新上模擬調制,然而這個非線電講過了。時分復用這個點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交換理論,光網絡,四門課四個老師各上一遍。編碼論的內容信息論,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交換理論,多媒體通信各上一遍。重復率極高效率很低
5.本來評價是比較差,改成了中下,因為近期思考了一下學校的教學,也不是完全一無是處,補充一個潛在優點。課程內容雖然不夠深入但是切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盲目追求深度會搞得大家聽不懂可能更不好,在這種難度的教學下各路學生可以各取所需,有一定的好處
六.學風
總評:基本沒有
1.平時學風:上課學風基本沒有,考試難度極低(此事與學風、老師教學水平、學校利益三方面構成惡性循環),所以上課沒有人聽,老師同樣也不愿意好好上課,考試作弊氛圍濃厚。學校圖書館兜售以前的考卷,基本每年考試題目都不變,一竅不通也可以輕松85(掛科的一般是考試前都不愿意復習的人)
2.考研學風:學校不乏考上好學校的同學。但是考研學風并不端正,攀比成風,盲目報考985211,以考研復習名義組團翹課上網。大部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一知半解。關于考研的結果各位還是應該關注錄取率,當時我的專業多大幾十人報考南郵,最后上的就極個別七.校風及學生風氣
總評:差
1.教師科研風氣:學校總體科研水平一般,同時也留不住牛人,但凡有自然基金的老師,那在學校絕對是數一數二的牛人。因為其他大部分老師能接橫向項目的都很少。但凡接橫向的老師都會在課堂上無下限地吹噓,更不要說這種學術牛人。所以留不住人與科研資源形成惡性循環。
2.學生科研風氣:基本沒有,研究生在校外開蓋澆飯店,導師命令研究生翹課來帶本科生實驗(因為該生是助教),在這種氣氛下可以說學生完全沒有科研的良好環境。本科生更不可能接觸到科研,也談不上學術前沿,因為本校老師就沒幾個能做到學術前沿的。
3.教師德行:這一點深有感悟,讓本科生代抄論文的,坐桌子上課的都有(這里點名:自動化專業田麗教授)
稍微牛一點的老師都特別沾沾自喜,不好好上課,課堂不備課瞎說的大有人在,考試前把參考題集扔給學生萬事大吉,與預知結果相反,這種老師反而受到廣大學生(大部分都是學渣)的歡迎,但是對真正想學習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傷害和打擊。
4.評價體系差且官僚氣息重:例如獎學金評價中成績所占篇幅少,成績好的學生反而可能獎學金等級不如成績差的。整體評獎評優體系官僚性強,學生會成員內定評獎評優結果現象普遍(這里給個例子,某年校十佳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評給了電協某同學,說其科技創新怎么怎么牛,發明怎么怎么強。這么牛的一位同學考研去了個比安徽工程大學更差的學校——上海電機學院。充分說明評價體系什么水平,嗯。這里也有小道消息傳聞該同學所謂的科技創新很多都來自其對象,其對象是大佬。但是無論如何,這位是校十佳不是,所以在校的各位也無需對評獎評優看得太重)。教評完全走形式,牛人老師不好好上課也不怕你打差評,二來存在教評威脅現象,本人的輔導員在每年教評時要求學生給所有任課老師打高分,美其名曰為任課老師的職業前途著想,如果擅自打底分就找你私聊,這種極端惡劣的社會氣息在老師層面滋生,與教學質量形成惡性循環5.教師意識形態問題:部分老師意識形態存在問題,部分老師觀念極端,諸如我就業指導課的老師,問大家覺得自己年薪5000+以上的學生請舉手。待大家舉手后,該老師瘋狂嘲諷,說舉手者不切實際,我們學校學生就應該找3000左右的工作就應該樂了。后來聽聞該老師當時月薪就4000多了,不知真假。現在畢業后看見班上很多人月薪七八千,真不知道比這位高到哪里去了。
八.學校活動
總評:豐富但是學術意義不大
1.種類:相當多,社團接近100個。各種什么拓展訓練,水果拼盤,歌唱比賽很多。我想說城里人真會玩,業余生活確實豐富。
2.意義:但是上述活動真的沒意義,相反學校的學術活動基本沒有。前沿學術報告是肯定沒有的,最高級學術活動就是數學建模。電子協會算是校內最牛的協會,也僅僅局限于單片機及電路開發,焊接電路板。而對于內部涉及的算法及原理方面的東西涉及很少,比如智能車做了千千萬,沒什么學生知道小車是怎么路徑識別的。總而言之,學校學術活動很少,約等于0以上就是我對學校的評價,修改了很多。安徽工程大學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個高級技工學校,學校本身不看重學術基礎的培養,答主讀研也明顯感覺到學術水平及眼界的低下。確實如
所說。當你還在關注考試的時候,很多其他高校的牛人學生已經在微軟亞洲研究院開發前沿算法了。但是反過來看,我們也無法以985211的標準去要求安徽工程大學,因為他面向的對象就是培養技工及高級工人,而非理論學術人才。希望工程大學可以正式問題,好好改善教學及集體風氣,可以不牛叉到國內前沿,但是不要讓有部分抱負的年輕人在學校里失去學習的機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