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到了嗎(國內pe vc)vc pe全稱,
我看了一圈,沒人給PE/VC機構分等級,而且很多二三線機構竟然被人說成是頂級機構,這搞得頂級投資機構也太多了,所以我來給所有機構劃個檔,按照綜合情況客觀評定。另外同等級情況下,PE的難進程度、薪資待遇、職業(yè)發(fā)展都超過VC。然后針對有些人的提問,我也修改了一下答案,應該是全知乎最全的回答了,所以以后我不會在其他知乎話題里再回復任何問題
超一線PE(頭部外資PE,個人覺得只有4家,黑石凱雷KKR華平,剛畢業(yè)進去總年薪180萬左右)
一線PE(高瓴、春華、博裕、厚樸、方源,部分亞太PE和實力稍遜的全球PE,比如淡馬錫、Advent、PAG等,剛畢業(yè)進去總年薪100萬左右)
一線半PE(鼎暉、中信產(chǎn)、弘毅、騰訊戰(zhàn)投,剛畢業(yè)進去總年薪40-70萬左右。留言有人吐槽鼎暉弘毅沒落,一線PE中厚樸業(yè)績差之類的,所有因素我全部考慮到了,雖然沒落了,但綜合來看,還是可以排到一線半PE的水平,我是綜合所有因素來排名的,只是有些東西沒法加這么多解釋,沒法全部面面俱到)
二線PE(新天域、德弘、摯信、高盛直投,剛畢業(yè)進去總年薪30-70萬左右,然后還有一些特殊的投資機構,比如中投,薪資待遇三線PE水平,行業(yè)地位超一線PE水平,難進程度和跳槽去向是1.5線PE水平,中投海外跳的比較好,綜合判斷為2線PE,為何專門說這個中投、國家社保基金之類的,因為這些機構被不懂行的人吹成是神級offer了,其實也就那樣,除了中投,其他所有國家級機構都是三線強或者三線普通PE/VC,個別也有可能是4線PE/VC)
以上這些就算是最頂級的PE了,大家擦亮眼睛,其次二線以下的三四線PE都比較一般了,大家謹慎入坑, 因為比較多,我就隨便劃分一下三線PE吧,四線PE就不說了,避免得罪人,給同行留點面子,人艱不拆
還有TPG被我從超一線PE除名了,當時是考慮TPG要上市了,我想著就把上市的PE都列為超一線,但為了絕對的客觀嚴謹,TPG的綜合情況和薪資待遇確實和這4家有一些差距,所以除名了,但TPG還是比一線PE好的。薪資待遇這塊,針對有些人說第一年不一定能達到180萬,我沒把話說全,黑石華平最高,第一年確實有180萬左右,KKR和凱雷第二年差不多也有了,黑石資深的Associate能達到45萬美元左右,黑石2018年財報顯示包括中后臺全球所有員工2615人,平均獎金110萬美元,只算最核心的投資前臺估計平均獎金200萬美元沒問題,包括中后臺員工平均薪酬912萬人民幣,華平的話VP公開報道的薪資待遇也達到了至少400萬,超一線PE中個別D級別的還不是MD就基本全都在千萬港幣以上,然后這些機構有些是可以跟投的,跟投收益加上獎金是非常可觀的,但中高層的薪資待遇網(wǎng)上沒有任何相關的信息,我也不能壞了這個規(guī)矩,也不能說的太透徹,點到為止就好,涉及到真正隱私的部分我不會說,在這里也得提一下,投資界馬太效應比較嚴重,很多三四線PEVC機構的董事總經(jīng)理/合伙人總年薪都不一定能超過200萬
三線PE:中金資本,金石投資,景林投資,國開金融,光大控股,嘉御基金,華蓋資本,建銀國際,基石資本,正心谷資本,招商局資本等等,另外美團戰(zhàn)投、字節(jié)戰(zhàn)投、百度戰(zhàn)投這些綜合來看都算三線PE(剛畢業(yè)進去總年薪30-50萬左右)
VC界我不列那么具體了,現(xiàn)在還得加班看項目,我就簡單列一些典型代表,每檔只說三四家,同理,為維持同行的面子,四線VC不列,另外薪資待遇這個每個VC都不一樣,一二線VC的薪資從分析師到合伙人每個檔次我都一清二楚,三線后的VC知道個大概,但涉及到一些隱私,不能說的太直白,另外紅杉的薪資待遇并不一定就高于一線VC,需要看獎金,絕大部分人拿不到,大都被合伙人拿了,當然,VC合伙人的薪資待遇也沒大家想象中那么高,沒有美元PE那么穩(wěn),我知道的好幾個超一線美元PE的MD年薪超400萬美元,年齡不到40歲,VC機構要拿到這么多carry難度很大
超一線VC:紅杉資本(紅杉獨一檔,VC等級沒PE那么明顯,總年薪在40-50萬左右)
一線VC:DCM,GGV,斯道資本,五源資本(總年薪在40-50萬左右)
二線VC:蘭馨亞洲,貝塔斯曼投資基金,金沙江創(chuàng)投,源碼資本,深創(chuàng)投(總年薪在20-40萬左右,同等情況下,一般美元基金>雙幣基金>人民幣基金,但也不能完全硬套這個標準,有些時候,人民幣基金比美元基金更好也說不定)
三線VC:軟銀中國資本,同創(chuàng)偉業(yè),德同資本,元禾控股,天圖投資,澳銀資本,復星銳正,創(chuàng)世伙伴資本,毅達資本,普華資本,永宣創(chuàng)投,國科嘉和,濟峰資本等等(總年薪在20-40萬左右)
天使投資機構:
真格基金,創(chuàng)新工場(這兩家算頭部天使投資機構,換算到VC領域,約等于三線最強VC,剛畢業(yè)進去總年薪30萬左右)
聯(lián)想之星,藍馳創(chuàng)投,險峰長青,英諾天使,梅花創(chuàng)投,九合創(chuàng)投(約等于三線普通VC或弱VC,剛畢業(yè)進去總年薪20-30萬左右,包括真格創(chuàng)新工場在內的天使投資機構,想跳到頭部的PEVC基本都得降級,比如董事總經(jīng)理變成投資總監(jiān),VP變SA,雖然不好跳也跳的很少)
———————————————————————————————————————————主流企業(yè)戰(zhàn)投排名:
1.5線PE/VC:騰訊投資(titel有分內外兩個稱呼,內部有助理總經(jīng)理、副總經(jīng)理和總經(jīng)理的劃分,對外變成執(zhí)行董事、董事總經(jīng)理、合伙人,我看知乎有個討論叫騰訊投資并購部與中金IBD選哪個?把騰訊投資并購部說的神乎其神,比中金IBD好是肯定的,但也別自己騙自己了,騰訊投資部在投資界撐死了就是1.5線PE的水平,薪資待遇和難進程度跟一線PE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2線PE/VC:阿里投資、螞蟻金服投資、高通創(chuàng)投(這3家高通人最少,不到10人,薪資稍微低一點,阿里和螞蟻金服的投資主力是投資經(jīng)理、副董事、投資總監(jiān)這三個職級,投資總監(jiān)基本就是最高職級了,對照P8,但這個職位比較特殊,阿里P8年薪一般是150-200萬,如果是投資的P8不止這個數(shù)目,有250萬的投資總監(jiān),也有350萬的投資總監(jiān),需要看過往的履歷情況)
3線PE/VC:殼牌投資、諾基亞成長基金、英特爾資本、百度投資、字節(jié)跳動投資、京東投資,京東數(shù)科投資、小米投資、360投資、美團投資、滴滴投資、拼多多投資、快手投資、普洛斯投資、國壽投資、華為哈勃投資、碧桂園創(chuàng)投,建銀國際,招銀國際,工銀國際(這三個X銀國際一般不算CVC,但有時也被定義為CVC,工銀國際改名為鋆昊資本了,沒改名前和他們那邊的總裁溝通過,現(xiàn)在改名了不太清楚具體情況了。這些企業(yè)剛畢業(yè)進去總年薪普遍都是25-40萬為主)
4線PE/VC:蘇寧投資、TCL創(chuàng)投、新希望投資、北汽產(chǎn)投、58產(chǎn)業(yè)基金、富士康投資、大眾中國、順豐速運、喜馬拉雅、B站、陽光保險集團、盛大集團、恒大高科技集團、商湯科技、新東方、閱文集團、OPPO(剛畢業(yè)進去總年薪普遍是20-30萬之間為主)
所有機構修改完畢,接下來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呢不接受付費咨詢,完全沒必要,這點錢真不缺。然后也不打算讓人關注,這條回答會永遠匿名,也永遠不會讓人知道我回答過這種問題
第二個呢,我不是獵頭,利益相關方?jīng)]這么好心來這里普及這些東西,對他又沒任何好處。我之前確實在咨詢、投行、PE都工作過,也工作了10多年了,但我目前已經(jīng)不在這些地方了,我目前在某外資頭部LP之一,算是這些機構的投資人,很多機構的數(shù)據(jù)我全都有,其他的不多說了,這點也不重要,不要覺得有些人在頂級機構待過說的話就有道理,在頂級機構待過分享能力卻一塌糊涂的可不少,更重要的是看他的發(fā)言有沒有道理,我解釋這個是因為有些人覺得我是獵頭,我特地解釋一下,正因為我已經(jīng)不在美元PE混了,我才能更客觀的說這些東西
在這個行業(yè)浸淫了很多年,我之前面試過很多人,也把職位交給獵頭過,和幾個獵頭關系非常好,也有挺多在其他一線PEVC當?shù)娇偙O(jiān)/MD/合伙人的朋友,最好的幾個朋友,還是知道他們的薪資待遇的,所以我的數(shù)據(jù)是綜合多方觀點形成(自己的行業(yè)觀察、面試觀察、獵頭交流、最好朋友的情況),同時我也看了知乎、微信群、論壇等等的相關討論,基本能確保我的數(shù)據(jù)是萬無一失的,但同時我不能把一些東西說的太精確,因為有些會涉及到隱私,我得說的模糊一點,平時太忙,我目前沒有在其他帖子公開發(fā)言/匿名發(fā)言,以后也不會在其他知乎問題下回復相關答復了,基本只在這個帖子回復
還有我的觀點很旗幟鮮明,不會說一些過于圓滑的套話,說太多和稀泥的話,只能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我看其他答主很多都是答非所問,人家問哪個機構更好,直接來個都不錯,兩邊都不得罪,這種回答沒有意義,我沒法照顧所有機構的面子,只能實話實說
最后我的初衷寫這個排名不是為了搞什么所謂的鄙視鏈,也不是我自己想出風頭,我都快40了,該覺悟的也早就覺悟了。這行裝逼的人確實不少,我個人非常不建議這樣做,只能讓人反感你而已。一畢業(yè)就進入凱雷橋水高盛這些機構,是什么所謂的一二線機構合伙人,外人眼中的大佬,和你我一點關系都沒有,我也不會覺得這個人厲害,在投資界待個5年以上,就知道那些所謂的光環(huán)和title一文不值,也就只能唬一下沒見過世面的人,贏得幾聲不值錢的大佬稱贊而已,毫無意義,你眼中的頭部機構合伙人上市公司副總裁也都是普通人,和你一樣都是接受9年義務教育長大的,沒任何稀奇的地方。我個人也非常不贊同搞這些什么鄙視鏈,并不是進了頂級機構就可以目空一切,頂級外資PE也沒資格看不起三四線PE,大家都一樣是做一份工作而已,只是機構確實有好壞之分,但鄙視鏈要不得,還是要謙遜。一切平常心對待就好,你內心覺得幸福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