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黃河最終流入哪里)黃河流到哪個地方去了,
編者按
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生態文明研究中心聯合主任周晉峰博士在接受央視《經濟半小時》記者采訪時表示:整個黃河流域的生態是十分脆弱的,非常容易受到工業文明和人類發展的沖擊。現在的核心問題是黃河流域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技術手段、環境保護舉措、排污監管、污染治理等角度來看,在全國范圍還屬于相對落后的區域,所以黃河生態形勢是非常嚴峻的。對于黃河流域岸邊垃圾堆放問題,周晉峰表示,不要小看垃圾,當物品被人們丟棄變成垃圾之后,再和水源、土壤進行接觸,就會存在非常嚴峻的潛在風險,所以垃圾問題一定要認真對待、認真處理,絕不能簡單棄置。
周晉峰還特別強調黃河采砂的危害,他指出:除了漩渦危險,最重要的還有對黃河流域生物多樣性、生物棲息地、生物物種的影響,這些也要給予關注并認真考量。周晉峰表示,黃河流域在過去的10年中,包括三江源、中上游在內,降水量是在增加,但若是不能有效解決挖砂問題與河道堤岸保護問題,黃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將會越來越突出。
近日,央視經濟半小時報道了一起發生在甘肅天水的黃河流域水污染事件。變成墨綠色的黃河四級支流清水河,短時間內先后流入黃河的二級支流葫蘆河和一級支流渭河,而污染源則是一家隱匿在農家院里無證經營的染料工廠!而盡管有河長公示牌,在離渭河不到50米處,簡易垃圾填埋場依然醒目存在,加之渭河兩岸因挖砂所形成的“千瘡百孔”,給黃河生態安全帶來了不可估計的危害。
目前,媒體采訪報道的黃河流域排污、垃圾、采砂等系列問題已得到生態環境部、天水市有關部門的重視,并分別派出工作組召開調查。
文/楊小陽 審/綠宣 編/Angel
原標題:一夜之間,黃河支流變色!化工污水蔓延40公里,說好的河長呢…
最近,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不斷接到來自甘肅天水當地群眾的舉報,反映渭河沿岸依舊存在污染的亂象。
1
化工作坊偷梁換柱排污水垃圾山堆在渭河邊,河長搪塞敷衍0/0
繼續觀看
被染綠的黃河支流 | 周晉峰接受央視采訪:排污/挖砂/垃圾…黃河治理需要生態文明
甘肅天水清水河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溯流而上,在張家川縣龍山鎮馮塬村找到了污染源------——一家隱匿在農家院里的工廠。這家工廠距離河道僅有三米的距離。工廠的周圍,隨處可見地面上散落著染料的痕跡。事發前,工廠正在生產一種名為“陽離子翠蘭”的染料。這個工廠將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廢水直接排放進了清水河的小支流。甘肅省張家川縣公安局副局長 付建軍:這家工廠沒有登記,也沒有其它的證件,沒有注冊。
隱匿在農家院里的工廠事發后,這家工廠的負責人已經被有關部門控制,進行調查。當地政府緊急在河流下游修建了十多處圍堰,才將受污染的河水層層攔住。村民們告訴記者,這個工廠原本是在十月份,以進行紙巾包裝為由,租賃了這處廠房,但沒有想到,11月中旬,廠房投入運行后,生產的卻是化學染料。工廠被查封
公開資料顯示,為了解決長久以來河湖治理保護頑疾,2018年,甘肅省就下發文件,確保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盡快達到考核目標要求,為此還爭取了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5.33億元,專項用于渭河、馬蓮河、涇河、葫蘆河等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當地有縣、鄉、村三級河長,但從工廠租賃廠房的10月10日起,一直到事發的11月26日,三級巡河記錄,鎮上兩次、村上十次,都是以清理河道垃圾為主,并沒有此次涉事廠房和排污口的任何內容。三級河長的巡河記錄
但環保志愿者表示,巡河的時候只要多在河邊走走就能發現蛛絲馬跡。隨后記者在這個事發現場周邊的河道,進行了走訪查看,河道里布滿了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通往清水河的一個渠道里,散落著大量的生活垃圾,又黑又臭的污水源源不斷地流進清水河,最終流入渭河、黃河。通往清水河的渠道
沿著國道310,一路上渭河彎彎曲曲,流經了多個村莊,記者發現了更多的垃圾污染。在天水市麥積區東岔鎮后裕溝橋,這里的河道里,有一個高達數十米的垃圾堆。這個垃圾場距離渭河只有不到50米的距離,并且垃圾場旁邊是一條從山里流出來的小河,這條小河再往前流淌不到50米,最終會匯入渭河。垃圾場邊的山坡上,也已經布滿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甘肅省天水市環保志愿者告訴記者,幾個月前這里的垃圾已經堆滿了整個山坡,為了壓縮空間,存放更多垃圾,現在當地政府還會定期進行平整和覆土填埋。但渭河邊簡易的垃圾填埋場,卻沒有任何防滲漏的設施。高達數十米的垃圾堆在這個垃圾填埋場的旁邊,記者看到了河長公示牌,上面明確寫著各級河長的職責以及管理的目標,要求河長牽頭組織對侵占河道、非法采砂、超標排污、傾倒垃圾等突出問題依法進行清理整治。記者隨后撥打了公示牌上鎮級河長的電話。河長公示牌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東岔鎮鎮級河長:這個具體我沒有分管,我要給分管這個的人說,人員都調整了,我把這個情況反映一下。
隨后,記者多次撥打公示牌上區級河長辦以及村級河長的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東岔鎮位于甘陜交界處,被譽為是甘肅的“東大門”,而渭河水順流而下在進入陜西寶雞境內后,會首先注入寶雞峽水庫,而寶雞峽水庫是陜西重要的引渭灌溉工程,如果大量垃圾漂流到寶雞峽水庫,會對庫區安全造成很大影響。2
渭河兩岸私挖濫采現象屢禁不止百姓無水可吃!0/0
繼續觀看
被染綠的黃河支流 | 周晉峰接受央視采訪:排污/挖砂/垃圾…黃河治理需要生態文明
村民
讓村民們鬧心的是,不僅是用了幾十年的水井變成了旱井,砂場開辦之后,村里的道路被壓得破破爛爛,而這個砂場為了能在短時間內采到更多的砂石,每天24小時不間斷作業,離砂廠近的村民們,每天還得遭受砂場帶來的噪音污染。公開資料顯示: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曾于2019年7月12日至8月12日,進駐甘肅省開展督察。當地村民告訴記者,村子邊上的這個砂場,只有在督察組下來檢查那段時間,曾經暫停過一段時間,但中央督察組離去時,這個砂場又死灰復燃,繼續24小時不間斷工作。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作風紀律監督舉報方式的公告
在渭河邊另外一家砂場,當記者向砂場老板詢問,在砂場買砂,是否能開具相關的票據時,老板的回答變得含糊了起來。砂場老板
在天水市麥積區下河村,記者發現了一個規模較大的砂場,洗砂機正在高速運轉,堆積的砂石高達近10米,記者沿著洗砂機行走一圈后發現,洗砂用過的污水通過一個管道直接流進了渭河。規模較大的砂場
在砂場老板看來,自己排放的洗沙廢水本身就來自渭河,再排放回渭河,似乎并沒有什么不妥。洗砂用過的污水通過一個管道直接流進了渭河但按照砂場環評要求,采砂場洗完砂子的廢水,需要經過沉淀池過濾,達標后才能進行排放。如果不按規定無序進行開采,一抽、一排之間,會給河流生態,尤其是是生物多樣性帶來不可估計的危害。甘肅省水利廳公布的資料顯示:甘肅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水土保持和山洪溝道治理任務繁重。目前,該省仍有20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2426條山洪溝道和小流域亟需治理,其中,黃河流域有4.36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1415條山洪溝道和小流域需要治理,治理范圍廣、任務重、難度大。半小時觀察今年八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特意來到黃河邊,察看黃河兩岸的生態修復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要擔負起黃河上游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在保持黃河水體健康方面先發力、帶好頭。最近,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正式啟動了黃河流域甘肅段污染防治的調查評估,將對黃河干流、一二級支流生態環境現狀、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和污染防治方面亟待解決的事項進行調研。甘肅地處我國西北干旱區、青藏高原區和東部季風區三大自然區的交匯部位,生態地位極為重要。但此次記者深入實地的調查發現,黃河流域甘肅段水土流失、支流污染等問題依舊表現突出。河長負責制,不能只是在河道邊掛牌子,中央的要求,也不能只是口頭上的落實。黃河寧,天下平,我們希望黃河流域甘肅段的大流域保護和小流域治理,能盡快更深入地展開,早日完成國家賦予的重任。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5Ee9vJIZhZawkfKDUhG66w
【公益項目】
為野保志愿者亮劍
長按掃描二維碼
進入捐款鏈接
掌握生物多樣性、環境公益訴訟、綠色發展等領域全面資訊
聯系我們
電話:010-68485952官網:http://www.cbcgdf.org/郵箱:[email protected]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
了解公益項目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