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直播間以前的大哥跟我借錢)直播間以前人氣很旺,突然沒有人了,怎么回事,
記者 張曉鵬 通訊員 王洪亮
近日,青島市李滄警方經過縝密調查,成功打掉一個以直播帶貨為由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抓獲嫌疑人13人,凍結涉案資金300余萬元,為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再添戰果。

商家讓利,99元購買洗衣機?
“廠家搞促銷,原價近千元的洗衣機現在只賣99元!請各位看官點個關注,送個紅心,我們不為賺錢,只為走量,為大家送福利!”今年6月中旬,李滄警方接某電商平臺報警稱:該平臺下有四家商鋪銷售異常,很有網絡詐騙嫌疑,但卻沒有確鑿的證據,希望警方介入調查。
接警后,李滄公安刑警大隊會同興華路派出所民警迅速梳理電商平臺提供的證據材料,發現銷售異常的四家商鋪均掛在同一直播間,且四家商鋪法人代表都為王某。通過調查,民警發現該商戶正在直播中,但整個直播期間主播始終沒有露面,不知其廬山真面目,只是一男聲用手勢宣傳產品,經營理念。
該主播稱只為獲取關注度,廠家搞促銷,原價千元的冰箱只需99元就可到手,目前四家商鋪銷售款總額已達300余萬元。但網友下單后,商鋪卻稱因廠家缺貨,特殊時期物流遲滯等原因而沒有發貨。商家為穩定買家情緒,客服表示為答謝新老客戶的關注,凡已下單的客戶每人可獲得商家發送的價值99元贈品洗衣液,以表歉意。

其中暗藏的貓膩,瞞不過民警雪亮的眼睛。民警在進一步工作后果然發現,所謂價值99元的洗衣液,價值僅為18元人民幣。商家利用買家貪利心理實施詐騙犯罪的嘴臉已昭然若揭。其次相關平臺工作人員也指出:“商鋪是按照買家購買洗衣機的單號發送的贈品洗衣液,如果買家簽收洗衣液,我們平臺會自動顯示買家已收貨。按照平臺規定,買家在收到貨物后點擊確認后,錢款很快就會打到賣家賬戶上。但實際上賣家并未發送洗衣機,這中間的時間差很容易讓不法分子鉆空子。”
三訪賣家,難圓其說漏破綻
雖然已掌握的線索都指向該商家存在詐騙嫌疑,但現有證據無法證實犯罪事實的存在,眼看20天自動確認收貨日期臨近,如不能確認賣家實施詐騙犯罪,這300萬貨款一旦打入賣家賬戶,后果不堪設想。7月20日,民警決定上門“拜訪”商鋪法人代表王某,了解其中詳情。
面對民警的到來,現年27歲的濰坊人王某,顯得特別“大方自然”:“警官,我們這都是正規經營,不存在違法行為。現在銷路暢通,銷量實在太大,而工廠產量也跟不上,加上目前的特殊原因,導致遲遲不能發貨。”王某不斷向民警 “吐苦水”,訴說自己的不易。

當民警問及與廠家簽訂的銷售洗衣機合同時,王某臉上露出幾分慌張神色,隨后馬上稱合同需要再找找,找到后會馬上提供給民警。雖然王某臉上的不安神情一閃而過,但這一神情變化,已經被敏銳的民警捕捉到。為不打草驚蛇,在要求王某盡快提供合同后,民警返回單位制定偵查方案。
通過初次與王某交涉,專案組民警憑借多年辦案經驗,確信王某在直播銷售中,必定存在違法犯罪行為,為避免其畏罪潛逃,專案組一方面加強了對王某行蹤的監控,一方面決定敲山震虎,決定再訪王某,促使其露出更多破綻。
次日,民警再次找到王某,王某稱已找到部分合同,并遞交給警方。經查看,王某提供的合同均為直播間銷售洗衣機的訂單號,對于與廠家簽訂的銷售合同,王某依然稱暫時未找到,需要再找找。
7月23日,當民警再度找到王某詢問與廠家簽訂的銷售合同時,王某見再也無法蒙混過關,迫于壓力向民警吐露實情,如實供述了自己伙同男友張某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
網戀男女,創業受阻走歪路
據王某供述:今年年初,王某通過網絡認識了23歲的濟寧男子張某,二人迅速發展為男女朋友關系。為獲取經濟來源,二人決定來青島創業開網店。由于自身經驗不足,創業連連受阻,眼看資金都打了水漂,情急之下,二人動起了歪心思。二人又同老鄉滕某等人商定,由王某在電商平臺注冊網上商鋪,張某直播,以低價售賣洗衣機為由,誘騙網民下單,后臺服務滕某等10余人作為客服安撫不滿網民,并在平臺上發布工廠缺貨特殊原因等,推遲發貨,為表達歉意,向買家贈送洗衣液,將洗衣液通過購買冰箱的單號發送,在買家簽收洗衣液后,待自動確認收貨資金回流后,卷財跑路。

王某的供述,使得案情變得緊迫起來。為防止嫌犯漏網,民警決定先期抓捕濟寧人張某防止走漏風聲,再順線將平臺服務滕某等12人抓獲,至7月25日,涉嫌詐騙犯罪的王某,張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無一漏網。民警隨即將涉案的300余萬元貨款凍結。此時,距離貨款自動到賬時間僅剩2天。
目前,13名犯罪嫌疑人均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