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精品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av无码喷奶水糖心al-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相關欄目
新聞資訊 >>
合作媒體 >>
展會知識 >>
當前位置:首頁 >

學會了嗎(機械專業畢業后的職業規劃)機械專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本文發自本人微信公眾號stehouse和知乎專欄給理工科專業的一些職業選擇建議

文末還有我去蘋果上海總部面試的經歷。

先說下機械專業有沒有前途的問題。我大學的時候也是聽說這個專業沒前途,很多知乎網友的評論和微信也在問我機械到底有沒有前途。感覺大家一直以來的誤解就是這個專業薪水不高。

現在想來,這種誤解的來源還是學校老師和社會脫節,站在狹義的機械和國企的角度來理解的。

我大學的時候也以為機械制造就是機械加工,車銑刨磨鉆之類的活,機械設計就是設計機器和夾具,就業的方向就是工程機械或者裝備制造業中聯重科、徐工、柳工、桂林機床廠之類,曾經一度很抵觸。這些行業的工資當然是很低的,一方面是傳統國企,人員龐大、效率低,另一方面,行業發展慢,就不怎么賺錢,工資也高不起來。

畢業的時候,我發現可以把目標放寬到整個制造業,從機械裝備或者工程機械放寬到 任何產品制造,只要是有工廠的地方,都要招機械的人,比如汽車行業、家電行業、電子制造業,甚至食品加工(雨潤)、水泥生產(海螺水泥)都要機械的人,哪怕是蘋果公司也要找機械工程師。衷心建議是,大家一定要學好英文(也不要特別好,能夠結結巴巴溝通就行)。

機械制造的范圍從機械加工放寬到產品制造全部過程,還包括鑄造、沖壓,表面處理、裝配。機加工只是其中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說實話我雖然從汽車行業出來,現在對機加工卻還只是懂點皮毛,因為平時根本用不到)。

裝配才是制造業里的重中之重,我剛畢業的時候覺得裝配沒有技術含量,當時做了工藝工程師,問前輩,我這里一點工藝都沒有啊,全部都是裝配,所有零件都是供應商做好運過來的,前輩說,裝配也是工藝啊,裝配工藝

為什么裝配是重中之重呢,因為這是最后一道工序了,前面所有工序只要發生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裝配發生問題,總裝工藝工程師就要去分析到底哪里出了問題,所以對前面工藝都必須了解,雖然沒前面的人懂得深入,但是知識面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要強很多,所以裝配工藝工程師跳槽最好跳。 我當年做工藝工程師的時候,供應商的零件總是出問題,但是最后產品出問題責任也是我,總不甘心要替前面的人擦屁股,一氣之下辭職走人了,后來才發現,錯過了多少學習的機會。

不要以為裝配很簡單,我大學以為裝配就是人工一個一個把螺絲擰上,這個理解就弱爆。比如一臺手機的裝配,幾十工序。看下這個聯想的視頻,雖然是手工裝配居多。但是這幾十個工序先后順序的安排,哪個工序要用工具,什么參數,也不說那么簡單的。

聯想手機(英文版)--海納影視帶你走進聯想手機生產車間-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汽車行業要求嚴格一點,會要求把手工作業變成用夾具裝配,作業員把兩個零件放好,按下開關,由氣缸+壓頭自動把兩個零件裝配好。主要考慮的夾具定位的問題。

有人說我大學只學了機械加工工藝學啊,只懂機加工,那些鑄造,沖壓、表面處理、裝配工藝不懂,他們會要我做這個職位嗎?這不用擔心,只要是在校園招聘招你進去了,是沒期望你懂的,都是把你當小白的,不懂就多去學習,學得多與少,決定你以后的發展。比如我從來沒有學過電鍍(這個應該是化工專業學的),但是作為對產品總裝負責,電鍍的我也在工作慢慢學了很多,甚至還可以去質疑別人的電鍍工藝流程不合理。

還有人覺得學的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畢業之后做搞機電一體化的工作,這雖然是一個發展方向,但是現實很殘酷,幾乎所有公司 機電是分家的, 機械的就是搞機械的,電的就是搞電的(PLC),完全是兩撥人,所以想要找這方面工作的朋友,清楚自己的重心在哪里,不要浪費無畏的時間想兩頭兼顧。如果對PLC感興趣 那就全力去搞PLC,不要想著自己又懂一點機械又懂PLC會很吃香。

最后,覺得自己做的機械的工作沒有技術含量的朋友,看看我寫的這篇文章,因為現在社會分工協作高度發達,所有工作本來就沒什么技術含量。

給文科專業的職業選擇建議

學會了嗎(機械專業畢業后的職業規劃)機械專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圖1)

畢業這么多年,以自己對這些職業的了解,寫下以下建議,供大家參考,請大家酌情做出選擇。按照貴乎的傳統,一定會有人罵我說憑什么給職位分出個高低貴賤出來,我只能呵呵了。

這里說的理工科,除了IT和土木工程,偏向于機械類專業一點。如果要去做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比如機械設計,考研更好,其他情況都不需要考研。

先說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永遠都要優先選擇大公司、大品牌。不要盲目崇拜外企,外企也要看是不是大型外企,小外企也只是呵呵。有人說小公司學東西多,大公司都是按流程辦事,都是當螺絲釘,所以要選擇小公司。這種觀點我也只能呵呵。我管他是不是螺絲釘,只要我以后好跳槽就行。大公司出身的人,跳槽去哪里都容易,而小公司的人,哪怕能力再強,簡歷都沒人看。

如果因為學校不好,實在進不了大公司怎么辦呢?我的朋友幽哥(大家可以加他個人微信youge2016,咨詢跳槽和職業規劃的事情,他有十幾年外資汽車行業工作經驗,非常樂意解答,他已經出書,電子書鏈接:http://pan.baidu.com/s/1pLrNbZ1 密碼:m2j3)

@開心蛙

給出一個很好的建議。先去大公司同行的中小公司,比如你想進華為,如果他不要你,你去投他的同行也是做通信的小公司,做了幾年后再投華為就容易多了。

再說行業,理工科優先考慮汽車行業(或者比汽車行業更加嚴格的航空、軌道交通、醫療器械),包括產業鏈上的零部件制造商,因為汽車行業的特點是大批量,大規模,龐大供應鏈配合,產品高度涉及到人身安全和法律規定,沒有其他一個行業同時有這么多特點。所以管理水平很高,是整個制造業的標桿,一切行業的典范。

比如蘋果這種做手機的公司,制造水平應該是很高了,但是比起汽車行業來說,還是弱爆了。比如手機制造商還在看良率的時候,汽車行業已經在追求CPK 1.67,甚至零缺陷了(哪怕產品100%合格,但是過程不穩定也是不行的,仔細琢磨這句話)。其他行業認為返工是正常的,汽車行業已對返工嚴格控制了,甚至要求零返工了。原因是汽車行業認為,檢驗和返工都是事后諸葛亮。只要問題發生了,不管怎么檢驗或者返修都是有風險的,制造過程正確并且穩定才是王道。

專門寫了一篇文章。

為什么汽車行業能夠成為制造業的標桿?

其次考慮電子制造業,除了安全和法律法規沒這么嚴格外,其他特點都具備。不過以港臺企業居多(江浙一帶以臺灣企業居多,廣東一帶以香港企業)居多,也有少量外資的 捷普,偉創力,新美亞等等。這種這個行業的管理水準也不太差,但比汽車行業稍微差一點。跳槽非常方便,如果英語好,跳到客戶那里去非常容易。

工程機械行業比如徐工 三一 中聯,怎么說呢,專業技術倒是能學到很多,但是這個行業不符合上面兩大行業 大規模 、大批量 、龐大供應鏈的特點,所以管理水平 我只能說呵呵,因為產品數量不夠大,還有很多公司在用手動機加工機床,而電子行業和汽車行業,幾乎都是用CNC了,誰說用手動加工簡直是天大的新聞。

其他行業比如白色家電行業比如美的、格力、海爾這種,也符合電子制造的大規模大批量龐大產業鏈的特點,東西能夠學到,管理水平也不太差(不過國內企業的管理水平比港臺的還是差那么一點),但畢竟是夕陽產業,利潤薄,薪水不會太高,不過跳槽去電子制造業還是很方便。做電視的都比比做白電要有前途。

最后就是一些傳統的玩具、日用品什么的(非智能),水平還停留在上個世紀,不要考慮。

最推薦的職位

工藝(制造)工程師

設計工程師

最不推薦的職位

測試工程師維修工程師

先說最推薦的職位

工藝(制造)工程師★★★★★

我就是做這個職位的,不同的工廠叫法不同,有的叫制程工程師,制造工程師,PE,大部分理工科都是去做這個職位。

這個職位是每個工廠都需要的職位,而且數量要求巨大。為什么呢?因為工廠是要生產工藝才能運轉的,這幫人就是提供生產工藝,也就是規劃每個產品按照什么要求生產的。整個工廠的運營在技術方面按照這幫人提供的指示在走。

這個職位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去生產現場現場解決一些產品的質量問題,比如分析是不是機器設備發生了錯誤,是不是物料有不良,是不是工人沒有按照規定的方法生產。還有就是客戶要求一個新的產品,設計一個生產流程把這個產品從頭到尾做出來。而且這個職位要和公司(工廠)幾乎所有的部門打交道,能夠鍛煉自己在做人和溝通方面的能力。

可以說是最懂制造的人,最懂公司(工廠)的人。

很多人不喜歡在工廠工作,覺得臟累差,所以不想選擇這個職位,一心想搞研發類的工作。殊不知正由于這個工作崗位由于直接和生產打交待,是對整個工廠了解最多、而且最容易做出成績的,生產總監、廠長、副總通常都是做這個職位出身。公司內部轉崗也容易,做制造工程師去做采購,銷售,開發也毫不稀奇。跨行跳槽也非常容易,我見過做制造廠做生產經理的跑去汽車廠做生產經理。而且由于每個工廠都需要這個職位,跳槽非常方便,哪個公司工資高就去哪里。也正由于跳槽方便,流動性很高,所以內部出現空缺的機會也很高,基本上能夠熬上四五年都能晉升到管理崗位。

缺點就是壓力有點大,只要生產不能正常進行,都是這個職位首當其沖。

另外就是起薪普遍都不高,我畢業那會的行情才2000多一個月。但是隨著工作經驗的累積,彈性非常大(跳槽或者職位提升),月薪1萬到10萬都有可能。我去蘋果面試一個普通制造工程師職位,從頭到尾不和我談薪水,我實在忍不住問了一句這個職位的預算是多少,他說,薪水你不用擔心,一定能夠滿足你,年薪30W到100W都有可能,只看你有多大能力。

給這個職位的建議是,1. 盡可能多去掌握每一個制造細節 2. 盡可能多做做各種測試。優秀的制造工程師都是建立在掌握大量的制造細節的基礎上,比如“刀具多久更換一次?什么材質的?轉速多少?刀徑是多少?還有其他哪幾種類型也可以使用"用的是哪個供應商的物料? “這個膠水有什么特性?”“每個班次能夠做多少產品?” 普通的工程師覺得反正都有人知道,所以自己懶得去了解。想象你自己要在外面開一間同樣的車間,你需要掌握那些細節才能做出一樣的東西。另外就是通過多做測試來快速增加經驗,比如一個產品要求烘烤 100 +/-10度,但是如果烘烤150度會發生什么?有十年經驗的制造工程師由于在過去工作中由于各種原因偶然做過這個測試,知道結果,這變成了他的經驗。但是優秀的制造工程師不需要十年,他只要能夠主動好奇去做這個測試,就能快速彎道超車。

設計工程師★★★★★

這個職位應該是能夠用得到自己大學所學專業知識最多的職位,專業性稍微比制造工程師多一點(但是也多不了太多)。好處是不需要直接和生產打交道,不需要天天去生產現場,工作相對輕松,工資也相對高,在公司地位也相對高。

這個職位每天做的事情就是

畫畫圖,技術含量不高,因為大部分時候都不是自己的原創想法,都是根據部門經理,市場部,或者生產部門要求來畫,和文員差不多。 做樣品測試。有了一個新的要求或者想法,能設計出來不代表真正能做出來,或者不代表做出來的東西就是想要的東西,所以需要安排做幾個樣品出來,然后測試各種性能以及耐久。這部分工作占了他們80%的時間。和外包供應商溝通技術要求。有些零件是外包給其他供應商做的,需要和他們溝通技術細節。

可以說是最懂產品的人

這個工作也很好跳槽,做筆記本結構設計的去做汽車結構設計也完全可能。但是受到專業的限制,跳槽面沒有做制造工程師那么廣。比如做輪胎設計的人去做發動機設計用人部門就有點難接受。但是做輪胎制造工程師去做發動機制造工程師就還可以考慮,因為畢竟都是制造。

有人問,如果我不會畫圖,可不可以做設計工程師?當然可以,很多人剛畢業的時候完全不會畫圖,這些技能都是在工作中學的。而且畫圖,不管3D還是2D不是什么牛逼的事,只是會用這個軟件而已,真正厲害的設計工程師是可以有原創的設計的。好比你會用電腦的里的繪圖板,但是你畫不出像樣的圖出來。

這個工作的崗位升遷會相對難一點,因為流動性相對較小,可能做五年十年都還是個高級設計工程師,而做制造工程師的已經升了經理了。不管怎么樣,地位高,工資高,工作壓力小,相對好跳槽,有專業技術,也算是值得推薦的工作。

再說最不推薦的職位

測試工程師☆☆☆☆☆☆這個職位就是配合上面說的設計工程師安排的測試,就是一個服務部門。想想一下醫院里驗血提供報告的人。

專業性是很高,但是又怎么樣呢?

就算你把所有儀器所有功能都學會了,又怎么樣呢?

知識的極限就是對儀器的了解。工作能力并不會隨著你工作經驗的增加而增加。最多就是能夠有機會擺弄一下新的設備。

工作忙的時候,沒有人能夠體諒你的工作量,只知道質疑為什么測試還沒做完,報告怎么還沒出。

對于公司而言,這個部門是成本,不創造價值,只想著怎么把這個部門的人減少,在公司的地位非常低。

跳槽極其不方便,因為招的人本來就不多,能夠產生空缺的機會就更少了。所以這個部門的流動性是最低的。而且由于不同公司的設備也不一樣,也不太愿意招外面的人。

晉升機會,由于流動性太低,幾乎不考慮有晉升機會。

畢業后和我進了同一間公司的同班同學做了測試工程師,我做了制造工程師,我陸陸續續跳了幾次槽到了現在的公司。而我同學雖然也很想跳槽,但是苦于市場上測試工程師的職位何其少,而且做測試的跨工種找工作也沒人要,所以一直都還在原公司待著。

維修工程師★☆☆☆☆☆

修得好是你應該的,修不好那是你不行。

能夠學到很多設備的知識,這點非常有幫助。轉去做制造工程師很容易。

但是只是和設備打交道,不需要和人打交道。一方面,知識的極限也只是對設備的了解,另一方在人際溝通方面鍛煉很少。

屬于很有能力,公司又不重視的,價值決定地位。

工作強度看公司,有的輕松有的累,但是總體而言,沒太多前途。

再看其他職位

質量工程師★★★★☆

如果你對質量的理解還停留在“品質檢驗”,也就是找個人把產品用肉眼看一遍或者測試一下,過就pass,不過就挑出來,那就弱爆了,這還是上上個世紀的質量概念。

現代的質量管理,已經發展到“預防質量缺陷發生“的層次上了。一個質量工程師做的事情是如何從設計上、從體系上預防質量問題產生。比如一輛汽車有成千上萬個零件,漏裝零件是可能發生的,質量工程師要做的事情就是從源頭上,比如要求設計工程師從設計上可能漏裝零件的數量,或者要求設計上能夠防錯,如果漏裝零件,車就沒辦法裝配。比如汽車的焊接,質量工程師要做的就是在工藝上要求機器能夠自動檢測出。如果電流電壓不穩定,設備就停止運行,并且鎖住零件不讓流出。這樣想要做出不良品都難。

一句話,質量工程師做的事情就是在源頭上預防問題發生,而不是在問題發生之后再去檢驗。

你問我支不支持你選這個職位,我可以明確告訴你,我是支持的,不過非汽車行業(或者比汽車還嚴格的航空,軌道交通)不去。

這個職位只有在汽車行業才是受到重視的,而工作是成體系的,有前途的,高薪的,熱門的,好跳槽的。汽車行業的品質總監地位是崇高的。

在汽車行業,質量工程師分成負責內部質量的和處理客戶投訴的。后者也一樣有前途,和客戶打交道多,出差出國機會多。

在其他行業,比如服裝、玩具、家用電器,如果你和他說“品質是做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和他說8D,他會睜大眼睛驚訝地看著你,你是在說夢話吧,完全不能理解你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他們的理解確實還停留我在開頭說的品質檢驗上。其他行業的品質要么就是沒有品質總監這個職位,要么就是生產部門的附庸。

可以說汽車行業的品質體系IATF 16949(以前叫TS16949)是一切行業的標桿。

當然,像知名的大型制造公司比如富士康、仁寶等的品質體系也在向汽車靠齊,他們的質量工程師職位也是值得考慮。

不過這個職位和制造工程師相比,吃虧在于他們沒制造工程師懂制造。一個制造工程師很容易能夠去做質量工程師,但是質量工程師不一定能做制造工程師。

生產管理★★★☆☆

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牛逼,靠“管理”兩個字騙了不少人,想想自己一輩子沒當過官,終于也能混個領導當當了。讓我來接接內幕。

不同公司這個崗位內涵不一樣。

某些公司比如國內民營企業,國企等等,這個職位就是班組長,工作內容就是管一批流水線上的工人,天天在線上守著,做到要求的產量,一個大學生去做這個就有點屈才。

某些公司比如臺灣企業,這個職位就是做生產計劃的,香港企業叫PMC(production material control),歐美企業叫logistic/planning。工作內容就是根據客戶的訂單,排出每天的生產計劃。

這個生產計劃的職位在任何公司地位還是很高的,很受重視,也比較有前途,因為訂單的達成都是靠他來計劃,很多廠長和生產經理生產總監都是做這個崗位出身的。當然,壓力也很大,因為各種瑣碎的事情比較多,比如生產物料不能如期到達,生產線人手不足,生產線因質量問題停線,這些都要重新排計劃。

這個崗位的好處就是站在宏觀的角度來理解整個公司和制造,跳槽好跳。缺點是壓力山大,瑣碎多,也不如制造工程師精通生產工藝。

項目管理

大公司在項目管理上有完善的流程,小公司或許就沒有這個職位。

從事項目管理的人有幾種

項目經理★★★★☆NPI(New project introduction)★★★★★

這個項目經理可不一定真就是經理,只不過就是project manager(項目管理者)的翻譯過來的。一個新的項目從頭到尾要涉及客戶、生產、品質、采購、銷售等等,如果沒有一個人來協調,可能各自為政,互相扯皮而達不到客戶預計的時間,這是大忌。項目經理的就是從頭到尾,調各方利益,把握各項決策,最終在時間、成本、質量上三方面達到客戶要求(時間往往是最大的瓶頸)。

這個職位的地位很高,直接向高層匯報,所以平時大家都要給幾分面子。不過,貌似只有汽車行業有這個職位,其他行業可能就直接由工程部做了這個工作了。薪水高,跳槽方便,也是突發狀況多,瑣事多,職業發展還是有瓶頸,一般做到高級項目經理就到頂了。

NPI這個職位在電子廠(特別是香港的)比較常見,和上述項目經理干的活有所不同。這個職位主要是在生產硬件(比如機器、設備、夾具)上導入,比如一生產線從頭到尾所需要的硬件都是NPI按計劃購買、調試、安裝,確保在量產前各項硬件到位,同時對量產準備階段的品質負責,確保產品在投入量產時品質是OK。很多公司由制造工程師來擔任NPI的工作。

對這個職位的建議是,主動多去了解每個制造細節(參照文章對制造工程師的建議)。由于時間壓力,對每個項目都是淺嘗輒止,所以對制造細節掌握不如制造工程師,而一個優秀的有前途的NPI,是能夠和制造工程師不分上下的。

工作前途和缺點參照制造工程師。

銷售工程師★★★★☆

很多人問到這個職位,我來解釋一下。

大家平時理解的銷售是要口才很好,像推銷員一樣特能吹,這就特錯大錯了。

大家也覺得銷售能夠拿提成,這也不完全對,能不能拿提成看你是跟單還是開發客戶。

銷售分幾種類型

大型工廠對工廠的銷售,像富士康和蘋果的關系。中小工廠對工廠銷售。比如國內各種做對外貿易的工廠。設備供應商對工廠的銷售,像注塑機供應商對富士康的關系。 品牌對經銷商的銷售

第一種,富士康的銷售是完全不需要去賣東西的,只是一個工廠對客戶的窗口,只要接聽客戶指令完成客戶要求和訂單就可以了。這種銷售是沒有提成的。口才不是第一位,溝通能力,也就是準確理解客戶要求并給出反饋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種,這些銷售員是要開發客戶的,能夠拿提成,但是多以"外貿業務員“這個抬頭出現。

第三種,注塑機供應商賣機器給富士康,也不需要很好的口才夸夸其談,這樣反而適得其反,對產品的了解和服務才是第一位。我以前做制造工程師買鐳射機的時候,約談好幾家供應商的銷售,那些銷售工程師簡直把我氣死,問到稍微細一點的問題,就都不知道,用很官方的回答告訴我說等我回去確認一下再告訴你比較好一點,對于這些供應商我統統拉黑。這種銷售是有提成的。

第四種,就是某某大區經理,比如格力電器的廣東省大區經理,也不需要很好的口才,不要去推銷的東西,只要去維護和經銷商的關系。有提成。

采購★★★★★

你說采購既然五顆星推薦為什么不把它放在最推薦里面呢?

因為這個職位是可遇而不可求,一是空缺的職位太少了,三是油水太多,人人都覬覦,根本競爭不上,三是這個職位大部分都是內部轉崗,對外招還很少的。

對于大公司來說,采購分兩種

直接采購 間接采購

直接采購就是采購本公司所生產的產品上某個外包部件,比如汽車廠的輪子可能是外包給輪子供應商,那么直接采購就是和輪子供應商打交道,這一塊屬于供應鏈管理,工資高,油水多,前途大。

間接采購就是采購本公司所生產的產品以外的東西,比如機器、設備、夾具等等,有點油水,但是不如直接采購多,因為人家量大。

對于小公司來說,采購職位就不要去了,因為采購都是老板親自把關,采購員只有跟單的分,沒有任何技術含量,被供應商欺負的事情都可能發生。大部分中小公司的采購都是跟單的。只有大公司的采購才有決定權。

工業工程師★★☆☆☆

這個職位也叫IE,如果你百度,發現這是一個多么高大上多么有前景的職位。事實上呢?

說得簡單一點,主要工作就是測工時,也就是拿著秒表每天去生產線去測每個工位要花多少時間,或者是布線。

這個職位涉及到的學科工業工程,毫無疑問確實是博大精深,是從科學的角度優化生產效率,節省成本。只可惜大部分國內企業的意識還是很落后,認為成本是固定,如果要降低成本只能偷工減料了,沒想過還可以通過改進作業方式來提高生產效率最后節省成本。哪怕是外企(喜歡把這個職位叫做 lean expert精益專家),意識稍微強一點,但這個職位總而言之地位不是很高,老板想要通過這個工種來做出成績,但是往往決心不大,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吃草,所以工業工程師舉步艱難。

另外一方面,由于工業工程師并不像制造工程師對項目有那么深的了解,也沒有那么大的把控能力,經常被邊緣化。

雖然能夠學很多東西,但是總之由于沒有地位,發展前景堪憂,而且跳槽也要混經驗,要考什么六西格瑪黑帶才有說服力。

學這個專業的人,去做制造工程師才是王道。

幾年前天涯有一篇文章《大專生,照樣年薪三十萬》有興趣的可以看看,講的是一個工業工程師從小白做到IE經理的經歷,做事的思維可以參考,但是并每個人都有像他那么好的運氣,整個職業路徑沒有參考價值。

一些邊緣的職位

比如EHS(環境健康安全)工程師、設施(水電廠務之類)工程師,請不要考慮,太邊緣了。

最后列舉一下制造業的組織架構

學會了嗎(機械專業畢業后的職業規劃)機械專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圖2)

由于每個公司的叫法都不同,大家找工作的時候,不要被職位的抬頭迷惑(通常職位抬頭都高大上),一定要看具體這個工作是屬于什么職能。所有職能幾乎都離不開我列的這些,如果不是這里面的,就要注意了,避免那些小眾職位,以后換工作不方便。

也有公司把制造工程部(包括制造工程師、IE工程師)劃在工程部下面管理,便于和開發緊密合作。各有各的好處。

也有把質量部劃在生產運營部下面管理的,這是非常落后的管理體制。汽車行業的幾乎所有公司都是把品質部單獨畫出來。

最后再次強調,大家一定要學好英文學好英文學好英文,職業選擇面會大很多,不然連蘋果都進不了。

我去蘋果上海總部面試的經歷

蘋果公司 (Apple) 的招聘流程是怎么樣的?

(對于湖南的朋友,我推薦大家看看麓山就業網http://www.63jiuye.com/,集合了湖南所有高校的校園招聘信息,還可以訂閱宣講會的通知自動發郵件給你,有些企業不來我們學校招聘,我照樣過去宣講會現場投簡歷,收我簡歷讓我面試的企業也很多)

如果對職位還有疑問的,可以在下面評論區問我,或者在我微信公眾號stehouse給我留言,先幫我點贊哈

================================================

史蒂芬其他回答和文章

外企面試的時候英語自我介紹該說點什么? 重點干貨推薦,大家幫我把這個回答頂上去,排名第一的是水貨答案。

英語表達如何假裝很地道(一)?

英語口語學習的幾點見解

學英語有什么用? - 史蒂芬的回答 英語面試的經歷

怎樣才能從英語很糟糕的人變成英語很厲害的人? - 史蒂芬的回答 英語學習的經歷

怎么練好英語口語? - 史蒂芬的回答 通過拆分法和自言自語法練口語

每天堅持英語學習為什么還是學不好? - 史蒂芬的回答 通過看美劇學習英文

關于英語的一些誤區澄清-是敲門磚還是錦上添花?-史蒂芬的專欄-知乎專欄

寫工作郵件的幾點建議(一目了然,高效溝通) - 史蒂芬的專欄 - 知乎專欄

================================================

微信公眾號stehouse,聊點英文和職場,歡迎大家關注。

學會了嗎(機械專業畢業后的職業規劃)機械專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圖3)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