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工作報告中的“山東元素”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山東元素
★
★
★
3月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報告中,5次提到了山東法院的亮點工作和典型案例。接下來,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報告中的山東元素。
亮點工作
報告原文
舉辦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司法合作國際論壇,在山東青島舉辦上合組織國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論壇,加強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建設,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上合組織國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論壇
在青島舉行
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國—上合組織國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論壇在青島舉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周強在致辭中指出,此次論壇是上合組織框架下首次舉行的地方法院大法官論壇,對于深化司法交流、豐富上合合作內涵具有重要意義。希望認真貫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各成員國元首達成的共識,深化司法交流合作,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希望各方廣泛凝聚共識,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司法交流合作,在審判實踐、司法改革、信息化建設等領域推進信息共享,不斷提升司法合作實效,共同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維護地區安全穩定和繁榮發展,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
省委書記李干杰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他說,近年來,山東深入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要求,著力強化制度創新、促進互聯互通、深化經貿合作、搭建載體平臺、加強交流互鑒,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以本次論壇為契機,學習借鑒各國司法領域的好經驗好做法,全力提供更加優質的涉外法律服務,全面拓展更為豐富的國際司法交流合作,以法治為保障更高水平建設上合示范區,努力為共建一帶一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山東應有的貢獻。
上合組織秘書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在致辭時說,此次論壇召開意義重大,有助于促進上合組織各國司法界進一步加強了解、凝聚共識,共同為區域穩定和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希望各方深化交流合作,加強司法互助,充分發揮司法在穩定商業預期、消除貿易壁壘、提高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共同為上合組織國家貿易和投資實現新發展提供高水平司法保障。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甲天主持論壇開幕式,出席中國—上合組織國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論壇,就傳統訴訟向在線訴訟轉變的挑戰和機遇作專題發言。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萬明出席閉幕式并致辭。他指出,本次論壇是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0周年舉辦的一次十分重要的高層次司法論壇。與會各國地方法院大法官圍繞深化上合組織框架內地方法院司法合作主題,開展富有建設性的對話研討,達成廣泛共識,取得豐碩成果,為各成員國加強地方層級的司法交流、增進司法互信、推動全方位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積累了寶貴經驗。
中國—上合組織國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論壇由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主辦,主題為深化上合組織框架內地方法院司法合作。論壇包括開幕式、專題研討、閉幕式等環節,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鏈接:周強:深化司法領域交流合作 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
鏈接:中國—上合組織國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論壇閉幕 楊萬明出席閉幕式并致辭
鏈接:相約青島 擁抱上合 | 中國—上合組織國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論壇
報告原文
河北、江西、山東、陜西、甘肅等法院加強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服務法治政府建設。
山東高院召開推進行政爭議審前和解工作視頻會議
山東法院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和源頭治理的探索
創新行政審判監督方式,探索建立了行政爭議審前和解中心工作機制。自2018年以來,山東法院在全省范圍內探索建立了行政爭議審前和解中心工作機制,與省委政法委聯合下發《關于推動行政爭議審前和解工作的意見》,召開全省推進行政爭議審前和解工作會議,實現了市縣兩級行政爭議審前和解中心全覆蓋。省法院印發《關于建立行政爭議審前和解機制的若干意見》,對和解中心辦公場所、人員管理、配套保障、收案范圍、流程管理、結案方式等作出原則性規范,為和解中心的建設運行提供了政策指引。各級法院積極推動建立和解中心,出臺配套文件和實施方案,構建起完善的配套制度體系。創新和解結案方式,對經和解中心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法院可以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對和解協議進行合法性審查后分別適用撤訴、制作調解書、判決確認等方式結案。
完善訴訟與非訴訟解紛方式分流機制,推動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2021年,全省和解中心共受理和解案件19605件,達成和解4529件,達成和解率為23%。一大批不好審、難下判的案件通過和解中心得到徹底化解,解決了不好審、難下判問題,對提升審判質效、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進一步延伸了監督支持政府依法行政職能,維護了經濟社會和諧穩定。
鏈接:山東高院發布行政案件司法審查報告暨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報告原文
山東法院與執法機關協同治理油泥砂和落地原油污染,保護黃河三角洲。
山東東營法院主動作為,積極為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建設、黃河灘區濕地管理提供司法保障。針對油田的油泥砂和落地原油污染問題,支持環保行政機關依法處置,高效執結環保行政非訴執行案件,總標的額達1.37億元,促使勝利油田建成國內首座油泥砂焚燒爐和23個油泥砂暫存池,建設了規模為5萬噸/年油泥砂無害化焚燒工程和3萬噸/年洗砂工程,結束了勝利油田開發四十多年來遺留的油泥砂污染環境問題。針對種植戶、養殖戶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緩沖區范圍內,改變土地用途、建設大面積漁業生產設施進行漁業生產引發的一系列案件,就《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普法宣傳和解釋,并最終通過調解和解,促使126家種植戶、養殖戶遷出黃河三角洲國家自然保護區,收回土地9900畝,退耕還濕、退養還灘,維護三角洲濕地生態環境和物種多樣性,助力黃河三角洲成為鳥類國際機場。
鏈接:山東高院出臺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
典型案例
報告原文
境外不是法外,首次適用刑事缺席審判程序審理程三昌案,裁定沒收外逃人員徐進、張正欣境內外巨額違法所得,對外逃腐敗犯罪分子雖遠必懲,讓其人財兩空。
案情回顧
犯罪嫌疑人張正欣涉嫌于2001年至2014年間,利用擔任青島華東葡萄釀酒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職務便利,單獨或伙同他人侵吞該公司資金。張正欣用部分侵吞款購買青島華東葡萄釀酒有限公司和青島葡萄釀酒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再通過分紅等方式繼續侵吞上述兩家公司資金并購買該兩家公司股權,涉嫌貪污共計折合人民幣3.6245億余元,并最終取得該兩家公司100%股權。期間,張正欣用部分贓款注冊成立三家公司用于轉移違法所得,并將部分贓款轉移至其妻女在澳大利亞的銀行賬戶用于購買房產、地塊等。2014年11月4日,張正欣逃匿境外,2016年5月17日在澳大利亞死亡。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依法于開庭前六個月發出公告,并于2021年12月23日公開開庭審理,張正欣的弟弟張正某、青島飲料集團等利害關系方到庭參加訴訟。庭審期間,青島中院對檢察機關提供的境內外證據材料均當庭質證,查明了張正欣違法所得的事實。青島中院經審理認為,有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張正欣實施了貪污犯罪行為,逃匿境外期間死亡,檢察機關申請沒收的張正欣實際持有、控制100%股權的5家公司及其轉移至妻女在澳大利亞名下澳元共計1327萬余元的銀行存款、房產、地塊及孳息高度可能屬于張正欣實施貪污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依法應當適用違法所得沒收程序裁定予以沒收,遂裁定沒收高度可能屬于張正欣貪污違法所得的5家公司100%股權及其轉移至妻女在澳大利亞名下相關銀行存款、房產、地塊及其孳息,各利害關系方均表示服判不上訴。
典型意義
本案系我國第一個向境外申請訴前保全的違法所得沒收案,案件的審理深化了反腐敗全球治理的交流與合作。該案的審理彰顯了我國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堅定決心,加快形成不能逃、不敢逃的機制和氛圍。
鏈接:外逃死亡的犯罪嫌疑人張正欣貪污違法所得沒收案一審公開宣判
報告原文
審理平臺二選一、刷單炒信等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案件,嚴懲妨礙公平競爭、損害群眾利益行為。
案件回顧
餓了么與美團外賣平臺均為商戶和消費者提供在線外賣等服務。對青島即墨地區同時入駐兩平臺的商戶,美團外賣通過改變跨平臺商戶配送范圍、降低商戶曝光率、回收商戶優惠活動、強制商戶參加優惠等方式,強迫商戶使用其獨家服務。餓了么平臺經營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美團外賣平臺經營者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并賠償損失及合理費用500萬元。
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餓了么與美團外賣平臺具有直接競爭關系,美團外賣平臺經營者的二選一行為已構成不正當競爭,綜合考慮侵權行為情節、主觀過錯等,判令美團外賣平臺經營者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餓了么經營者經濟損失100萬元。一審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服判息訴并已履行完畢。
典型意義
本案是認定互聯網平臺不公平競爭的典型案例。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平臺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新動能。本案明確了互聯網平臺不正當競爭案件的審理思路及裁判規則,及時回應了社會關切,兼顧了互聯網企業、入駐商戶及消費者三方權益,對維護互聯網環境下的公平有序市場競爭秩序具有重要意義。
鏈接:因不正當競爭被判賠償100萬元 美團表示服判并主動履行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