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旺、稅收優惠、生活便利,橫琴值得來”稅收政策成“黏合劑”,助澳人澳企擁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橫琴稅務局測試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稅項目現場
稅收政策成黏合劑,助澳人澳企擁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文/陳澤云 莫謹榕 通訊員 岳瑞軒 琴瑞軒
9月5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正式公開發布,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實施范圍、戰略定位、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等進行全面規劃。其中,覆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和消費稅等多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備受關注,為粵澳產業發展、民生融合注入催化劑。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獲悉,在《總體方案》發布前,相關稅收政策的研究落實工作已悄然開展。全國首創V-Tax遠程可視自助辦稅平臺,全國首筆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稅業務成功辦理,港澳人士購買一手房全程線上自助繳稅推行,灣區社保通工程率先在橫琴落地……
稅收優惠打造吸引人才強磁石
早上7點,何子鋒像往常一樣在澳門登上跨境通勤巴士,大概半小時后,他就能到達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前往自己創立的蓮鴻科技有限公司,開始一天的忙碌工作。
何子鋒于2017年來到橫琴創業,創業之初,他也曾擔心水土不服的問題,但落地橫琴后,當地政府部門積極為企業保駕護航,讓何子鋒很快吃下了定心丸。
比如,橫琴稅務部門每周派出稅務人員入駐澳門青年創業服務中心,入駐企業零距離辦公,為我們提供面對面咨詢,一對一輔導,解決很多問題,也讓我們從一開始的‘一無所知’,到現在對個人所得稅等優惠政策了如指掌。何子鋒表示。
如今,何子鋒已經可以清晰算出一筆賬:假設一位澳門居民的年薪是100萬元人民幣,以前在內地要繳稅約24萬元,大灣區個稅優惠政策實施后,可以獲得差額補貼10多萬元,減少四成多。
何子鋒所提到的個人所得稅等優惠政策,在《總體方案》出臺后,將對澳門居民給予進一步的優惠:為了吸引澳門居民就業創業,對在合作區工作的澳門居民,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澳門稅負的部分予以免征。
此外,為吸引人才匯聚,對于境內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總體方案》也給出了針對性的福利大禮包。《總體方案》明確,對在合作區工作的境內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同時,對上述人才實行清單管理,將受益群體由境外人才擴展到境內外人才,優惠范圍更加廣泛。這些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實施,使得在合作區工作的境內外人才實際的稅負水平明顯降低,對于合作區源源不斷引進具有全球視野、世界眼光的高精尖缺人才將起到積極的引導和推動作用。
事實上,粵澳兩地民生領域融合創新正在不斷深入。今年4月,澳門居民楊先生登錄廣東省電子稅務局,使用澳門特別行政區發行的銀聯卡繳納了4月份社保費894.64元。這單業務的辦結,標志著橫琴成功試點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社保費。
2020年3月,廣東省稅務局與人社、醫保、銀行等開展跨部門合作,推動灣區社保通工程率先在橫琴成功落地,為常住橫琴的澳門居民辦理社保參保,幫助他們享受內地醫保待遇。不用過關,不用到辦稅廳,也不用辦理內地銀行卡,直接在網上繳納社保費,澳門地區居民和赴澳務工人員辦理內地社保越來越方便,粵澳兩地民生保障領域融合進一步加深。
據統計,當前,八成常住橫琴的澳門居民領取了珠海社會保障卡,在珠海參加居民醫療保險的澳門居民超過2萬人,在橫琴就醫的澳門居民超過10萬人次。
澳門粵澳工商服務中心稅務服務點工作人員輔導納稅人跨境辦理業務
稅惠紅利注入產業興旺催化劑
這幾年,國家的減稅降費政策讓我們切實享受紅利,比如,增值稅改革、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個人所得稅等,稅收扶持的力度和稅務部門的主動服務讓我感觸很深。珠海橫琴跨境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周運賢表示。經過6年發展,跨境說從最初14個人發展到目前的數百人,全球注冊平臺會員超過40萬。橫琴產業興旺、稅收優惠、生活便利、值得來。談起橫琴的產業環境,周運賢贊不絕口。
此次《總體方案》明確,對合作區符合條件的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將有利于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產業全部納入政策范圍。
自開發之初,橫琴就被賦予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使命。《總體方案》更明確,要大力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中醫藥產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業等產業,為橫琴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總體方案》發布前,支持橫琴主導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的研究落實工作就已穩步開展。2019年,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橫琴新區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增列旅游產業項目的通知》后,符合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目錄六大類80項條件的企業,可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數據顯示,該政策累計為企業減免稅收18.2億元。
稅收的優惠讓企業對發展前景信心十足。在粵澳中醫藥產業園內,珠海天祥粵澳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2020年享受15%企業所得稅優惠減免稅收123萬元。這些資金讓企業更有底氣加大研發投入,不僅計劃建立珠海實驗室,還將招募更多海內外優秀人才。
截至目前,粵澳合作產業園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260.7億元,粵澳中醫藥產業園累計引進企業186家,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創業孵化基地累計培育澳門創業項目599個。稅力量的大力加持,讓橫琴產業載體建設的穩步發展,更為大灣區的產業協同發展打開新空間。
稅務賦能變身灣區融合加速器
粵港澳大灣區具有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法域和關稅區的鮮明區位特點,如何把制度之異變成制度之利,稅務部門在跨境辦稅、跨區域服務上率先給出了解決方案。
9月9日,全國首筆跨境人民幣退稅經由橫琴稅務部門和人民銀行珠海市中心支行辦理,澳門居民馮女士當日收到了國庫退付的120元退稅資金,實現了跨境退稅快速辦理、資金直達納稅人境外賬戶。
跨境人民幣退稅是廣東省稅務局聯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為方便澳門等境外非居民納稅人,率先在橫琴推出的一種稅收退庫方式。納稅人在境外通過電子稅務局網站或V-Tax遠程自助辦稅平臺即可實現退稅,足不出戶,指尖辦結。自2020年以來,廣東稅銀創新合作不斷升級,逐步實現了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稅、繳社保費和退稅,從繳到退的線上通道已雙向貫通。
近日,廣東省圍繞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七方面29項主要改革任務,推動稅收征管改革在廣東落地生根,其中,專門部署要深化粵港澳稅收合作,推動跨境稅費事項辦理。
近年來,廣東稅務系統不斷拓展非接觸式繳退稅,大力推廣應用V-Tax等智能辦稅平臺, 澳門居民可以遠程辦理內地稅收、參保政策,辦理新辦企業登記等涉稅業務。橫琴稅務部門更不斷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創新推出100%非接觸式辦稅、港澳人士購買一手房全程線上自助繳稅、票種核定自動審、多繳稅款自動退等多項辦稅便利化舉措,非接觸式辦稅率達到99.4%,居全省前列。
辦稅便利化的背后,是稅務部門深挖稅收大數據潛力,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實現一體化發展。這一點,與《意見》以數治稅的理念要求不謀而合,稅收服務已經成為推動大灣區融合的加速器。
廣東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吳紫驪表示,《總體方案》將粵澳深度合作推向新高度,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注入新動能,將極大推動澳門經濟產業蓬勃發展。廣東稅務將一如既往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更好發揮稅收政策支撐作用,推進納稅繳費便利化改革,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營商環境,推動澳門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長期穩定發展。
編輯:白茶
來源:金羊網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