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砂行業環保高效的主流設備你了解嗎?一文讀懂沖擊式破碎機
制砂機(立軸沖擊式破碎機)廣泛應用于各種礦石、水泥、耐火材料、鋁礬土熟料、石英砂、棕剛玉、珍珠巖、鐵礦石、玄武巖、金剛砂、玻璃原料等高硬、特硬物料的中、細碎領域。在機制建筑砂、石料整形以及各種冶金礦渣的破碎中更是得到普遍使用。特別對中硬、特硬物料產量功效高,比其他類型破碎機更具優越性。
新型制砂機采用的是深腔型轉子,葉輪設計大大減少了物料通過的阻力,提高物料通過量及破碎比,比傳統沖擊破效率提高30%—60%,受物料水份含量影響小,所產出的砂子無論是級配還是細度模數都達到國標砂標準。且粉塵污染少,工作噪聲小。
1. 沖擊破結構
沖擊破主要由進料斗、進料斗提升裝置、中心轉子部、主軸裝配總成、電機傳動裝置、支架、稀油潤滑站(外部連接)這幾個部分組成。
沖擊破結構
轉子結構
運行時葉輪俯視圖
2. 沖擊破工作原理
制砂機(沖擊破)有石打石和石打鐵兩種工作原理,喂料方式也分為完全中心進料、中心進料伴隨瀑落進料。
中心進料伴隨瀑落料 石打石(左)/石打鐵(右)
上圖左半部分展示的是中心進料伴隨瀑落料時沖擊破石打石工作原理:物料通過進料斗進入破碎機,經散料錐落到分料盤上,被分料盤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分料盤中間進入高速旋轉的甩輪,在甩輪中被迅速加速,然后高速從甩輪流道內拋射出去。
這些物料首先同分料盤四周落下的另一部分物料沖擊破碎,然后一起沖擊到破碎腔的物料襯層上,被反彈后斜向上沖擊到破碎腔頂部,改變方向向下運動,與從甩輪流道發射的物料形成連續的料幕。這樣,一塊物料在破碎腔中受到多次撞擊、摩擦和研磨作用而破碎。
破碎后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離開破碎腔進入下機殼卸料斗中卸料。 破碎腔壁上安裝上下擊打護板,保護機殼不被沖擊磨損。其特征為物料在加速時靠甩輪加速,大約半數顆粒在甩輪內獲得能量射出后與瀑落物料和襯層發生沖擊、摩擦或物料與物料作高速撞擊而破碎,這種方式即為石打石。
上圖右半部分展示的是沖擊破石打鐵工作原理:基本與石打石工作原理相同,所不同的是石打石時破碎腔中安裝的是擊打護板,物料在其周圍形成襯層,物料沖擊到物料襯層上破碎,而石打鐵時將下擊打護板換成周護板,物料直接沖擊到周護板上而破碎。
周護板
完全中心進料 石打石(左)/ 石打鐵(右)
完全中心進料時沖擊破石打石和石打鐵工作原理基本和中心進料伴隨瀑落料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完全中心進料時將散料錐卸掉,物料全部從進料口直接落入分料盤中,經分料盤中間直接進入甩輪中。
3. 設計亮點:
1)稀油潤滑系統
沖擊破是采用稀油潤滑系統,其作用主要是潤滑、冷卻和清理殘屑。稀油潤滑系統是雙油泵互補保證供油,無油流、無油壓、油溫過高自動停機,冷卻系統及加熱裝置自動工作,確保軸承潤滑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從而徹底解決軸承發熱等問題,使主軸軸承保持恒溫,延長維護周期和使用壽命。
稀油潤滑站
稀油潤滑的工作流程
溫度自動檢測,低于16℃自動加熱。此時油要處于流動狀態。
加熱到16℃延時三分鐘后停止加熱。
啟動油泵,潤滑油經油路流進主機,大約1分鐘后流量達到設定值時,白色指示燈亮,啟動主機。如果主機工作后的一小段時間內油溫低于16℃,加熱系統不去加熱,因為主機工作后的機械摩擦會把油的溫度逐漸上升。
油溫上升到40℃以后,自動啟動降溫裝置。
主機工作溫度高于70℃連續持續10分鐘,PLC給主機停機信號,白色指示燈滅,停機。
停機后,等主機葉輪停穩后才能關閉潤滑系統。
2)采用雙電機
(1)單電機使主軸受力偏向一邊,受力不均勻,易損。雙電機保證了主軸的均衡受力。
(2)保證轉速。能量在傳送過程中會有流失,雙電機保證了大功率,確保轉速
3)液壓啟蓋裝置
采用液壓裝置自動啟蓋,方便快捷移開上蓋,降低人工勞動強度,即使只有一人也可以輕松更換轉子及其配件,方便檢修,提高使用效率
小知識
干法制砂與濕法制砂
石料加工過程中,由于激烈碰撞以及石料本身有一定的含土量,使得人工砂中含有一定的石粉和泥粉。泥粉影響人工砂的級配,而石粉則可以彌補混凝土中人工砂的間隙。針對人工砂中的含粉問題,在實踐中:
(1)在制砂生產線上,配備洗砂機,把粉洗掉的方法稱之為濕法制砂,更適用于南方多雨、水資源豐富的地區。優點是生產出來的砂子表面潔凈,觀感性好;生產環境無粉塵污染。缺點是大量使用水資源,生產成本高;地域受限制,缺水地區無法使用。
(2)利用選粉機,將砂粉分離的方法稱之為干法制砂,更適用于缺水的地方,環保要求不是很高的地方。優點是減少水資源使用成本,降低了生產成本;不受環境限制,水資源匱乏的地方也可以制砂。缺點是生產過程中,粉塵含量大,環境污染大。
以上分享了新型制砂機的結構、工作原理、設計一些亮點。充分了解設備,才能有效的使用和維護設備。歡迎留言討論設備方面的疑問、分享有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