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撞上冷空氣!“納沙”變身大風制造機江南華南陣風可達9級
中國天氣網訊 今年第20號臺風納沙已于昨天(10月16日)下午加強為臺風級,今天稍晚還將向自己生命史的巔峰強度強臺風級沖擊。同時,南下冷空氣今晚也將趕到我國東南沿海,進入納沙云系范圍內。當臺風撞上冷空氣,風雨影響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哪些地區需要格外警惕?中國天氣網為您一一解答。
納沙聯手冷空氣 制造大范圍大風天氣
今年第20號臺風納沙于10月15日生成,16日下午加強為臺風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閔裕秋表示,納沙具有巔峰強度強、與冷空氣結合后風力大、影響時間長、范圍廣等特點。
從衛星云圖上可以看出,目前納沙螺旋結構完整清晰,但并不對稱,臺風中心北側及西側云系覆蓋更廣,并且風力也明顯更強。
未來,隨著冷空氣南下,臺風納沙將與其聯手,給我國華南地區帶來強風雨,制造大范圍的大風天氣,從江南、華南到臺灣海峽、南海北部都將刮起明顯大風。
中央氣象臺預計,納沙將以每小時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動,18日白天納沙強度將逐漸減弱,并向海南島南部一帶沿海靠近,19日掠過海南島南部海面后,趨向越南北部。目前尚不能完全排除納沙登陸海南島南部沿海的可能。
受臺風納沙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17日至20日,東海、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以及浙閩粵沿海、臺灣島沿海、海南島東部和北部沿海將有8~9級、陣風10~11級大風,臺灣海峽、南海北部和中部部分海域風力可達10~11級、陣風12~13級,臺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可達12~14級、陣風15~16級。此外,江南、華南地區將有4~6級偏北風,部分地區陣風可達8~9級。
閔裕秋提示,冷空氣卷入后,納沙的強度會因此減弱,但風的影響相比雨更大,冷高壓(冷空氣)和熱低壓(臺風)之間巨大的氣壓差會帶來強勁的大風,不僅風力強,且大風范圍廣。除了海上大風,廣東、廣西以及湖南、江西等陸地也需要防范強風影響。
華南將遭強勁臺風雨 廣東海南等地有暴雨
除大風外,隨著納沙的逐漸靠近,其主體及外圍云系將給海南、廣東、廣西、臺灣等地帶去明顯降雨。
10月17日降雨主要集中在廣東東南部、臺灣島,其中,臺灣島東北部的部分地區有暴雨。18日廣東西南部沿海、海南島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19日廣東西南部沿海、海南島東北部和中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20日到21日廣東西南部、廣西東南部、海南等地仍有分布不均的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登陸還是不登陸 海南都需嚴陣以待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計,10月19日納沙將掠過海南島南部海面,但目前尚不能完全排除納沙登陸海南島南部沿海的可能。
閔裕秋表示,目前看納沙不登陸的可能性更大。19日前副熱帶高壓減弱,低層冷空氣較強使得納沙向西南方向移動。但19日早晨起,副熱帶高壓迅速西伸增強,位于其西側的納沙受引導向西北方向移動,掠過海南島南部海面。但無論登與不登,海南島受到的影響都很大,將面臨強風雨的侵襲,海南島南部需嚴陣以待做好防臺準備。
目前我國大部已經進入秋季,為什么還有臺風影響我國?閔裕秋介紹,秋臺風歷來不容小覷,經歷了整個夏天能量的積累,秋季臺風的平均強度比夏季更強,更容易產生風王。而今年更盛,今夏以來副熱帶高壓持續強勢,導致目前出現大片暖海面,成為孕育臺風的溫床。從常年生成個數上來看,9月生成臺風僅次于8月,排全年第二,10月則排在全年第四,也是臺風比較高產的時段。而此時副熱帶高壓位置一般偏南,臺風更易影響或登陸華南。
氣象專家提醒,納沙逐步靠近,沿海地區海上作業平臺、航行船只、涉海涉島旅游、沿海養殖等需做好防御臺風的準備;江南、華南地區風力較大,需防范大風天氣對城市運行、高空作業、水上交通、農業生產等的不利影響;海南島、廣東西南部、廣西東南部等地需防范強降雨可能造成的城鄉積澇、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