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管這十年:六萬城市美容師精心妝點羊城門面
原標題:廣州城管這十年:六萬城市美容師精心妝點羊城門面
環境衛生是一座城市的門面,關系居民生活品質和外來商旅的體驗,是衡量城市的治理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做好環境衛生,讓城市干凈整潔,可不僅僅是掃地、拖地這么簡單。在廣州,環境衛生所涉及的方面復雜多元。
這座位于珠江入??诘某鞘?,擁有縱橫大街小巷的大小河涌;這座交通樞紐型的城市,擁有高密度的交通網絡;這座冠有千年商都名號的城市,至今也保留了大量的城中村,是環境衛生治理的一大挑戰。
過去十年,廣州環境衛生質量每年一個臺階,在循序漸進中穩步提升。其由市一級城管部門統管的環衛區域逐步從主要道路向大街小巷、河涌等場景延伸,帶來了整體質量的提升;在城市治理邁向精細化的時代背景下,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下稱廣州城管)推出標準化作業,打造示范場景;借助自動化、智慧化的機械設備,廣州的環衛工作有了高效智慧的一面,并且越來越普及。
廣州有六萬多名城市美容師,他們不辭辛苦、披星戴月妝點羊城門面,機械化、精細化、智慧化作業水平明顯提升,為廣州千萬市民守住整潔環境,為廣大來穗商旅帶去優質體驗。
擴大作業范圍,實現全域覆蓋
廣州因水而興,沿著珠江兩岸,城市的經濟發展引擎分布于此。守護珠江水,便是守護住了城市最大的門面。
每天早上6時,在城市的生機慢慢蘇醒之時,環衛工人搶先一步,穿上救生衣,登上保潔作業船,開始一天的保潔工作。
一輛船,兩個人,行駛在珠江航道上,所過之處,不留臟物,亦構成美景中的美景。
此前,珠江水域的環衛工作主要靠人工打撈,近年來隨著自動化設備的投入,人輕松了些,環衛質量高了些。
水上環衛工人打撈垃圾中。
2020年,廣州市首例環衛PPP項目正式啟動。據介紹,此后廣州陸續投入了多種體型的保潔船,收集范圍廣、清潔自動化,且能防止因污油污水泄漏造成的二次污染,兼具環保、垃圾裝載量大等特點。
環衛保潔區域向水域延伸,是廣州城管作業范圍擴大的一個縮影。在廣大市民的印象里,環衛工作人員多出現在馬路上,清掃道路垃圾。
事實上,近十年來,廣州城管逐步拓寬環衛作業范圍,已經實現了全域覆蓋。此前,廣州全域的環衛保潔職責分散,城中村區域由村里自行聘請物業,城鄉結合部區域也由當地街鎮負責,現在都實現了區域專業化隊伍保潔。
數據顯示,2014年,全市城區環衛清掃保潔總面積1.8億平方米。越來越多的場景納入后,2019年,全市環衛清掃保潔面積增加至2.5億平方米。最新數據顯示,當前,廣州全市環衛清掃保潔總面積已經達到3.2億平方米。
建立全域覆蓋的環衛作業范圍后,廣州城管部門多年來,每年常態化開展多次衛生專項行動,推出標準化作業,以考評促成效,提升環衛作業質量,鞏固環衛成果,尤其在城中村、內街內巷、城鄉結合部等原先環衛質量欠佳的場所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為美麗廣州擦亮品牌,為廣州創建文明城市貢獻城管力量。
隨著作業范圍的擴大,廣州的環衛工人人數也隨之增加。至今年,廣州在職環衛工人人數已超6.5萬人,比十年前增加約2萬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環衛工人人數增加的同時,平均年齡卻在降低。廣州城管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隨著更多自動化、智慧化的設備投用后,環衛正成為一個技術活。如是背景下,環衛工作對有技術的年輕人的需求逐步增加,一個越來越年輕化的保潔隊伍守護著美麗花城。
創新作業方式,智慧設備登場
廣州的環衛作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在更多場景中得到使用。除了上文提及的珠江水域的保潔船采用了更多自動化的設備外,在路面上的機械化設備更是紛繁多樣,猶如兵器庫,作業機械化水平越來越高。
廣州首批全無人駕駛環衛車在生物島投入運營。
近十年來,廣州分批多次投用了機械化的環衛車輛,有效提高了環衛保潔的效率。洗掃一體車、城市護欄清洗車、小型掃路車、高壓清洗打磨車、香口膠污漬清除機、人行道掃路機……各種工具結合起來,輪番登場,有效提升了保潔效率和質量。
尤其對道路交通繁密、來往車流量巨大的廣州而言,機械化的環衛車輛必不可少。
據介紹,當前,廣州城市市政道路中特級保潔道路、一級保潔道路、二級保潔道路機械化作業率為100%,全市整體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0%以上,形成了人機結合、以機為主的道路保潔模式。依托這些機械化設備,實現道路的環境衛生作業,有時只需一個司機駕駛操作即可,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減少人員投入。
機械化是方向之一,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廣州的環衛作業早早地嘗到頭啖湯,更加高科技的作業設備出場。
今年9月1日起,一批無人駕駛環衛車正式在廣州國際生物島投入運營。據介紹,這是我國首個開放道路下的全無人環衛車落地運營項目。
這批車輛是環衛多面手:具備洗掃、干掃、噴霧、對沖等多種功能,可在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安全行駛,在需要清潔的路段全自動開展環衛作業,完成道路清掃、灑水降塵、噴灑消殺等保潔任務,提升環衛工作效率。
氫能環衛車。
此外,今年7月,廣州在上下九步行街投用環衛機器人。在與人工清掃的競賽中,機器人脫穎而出。它孜孜不倦地往返于逛街的人群中,反復清掃。
據介紹,該款環衛機器人無人駕駛清掃車是一款由智能設備終端和智能調度管理平臺聯合打造的高科技設備,可通過調度系統高效自主完成室外大范圍清掃作業,實現覆蓋式清掃、區域化清掃。
只要設置好路線,它就會按照路徑設置完成清掃任務,按標準規范作業,作業時可以避開行人。不僅如此,它還會說話,有語音功能,且不懼高溫酷暑。
這一系列看似微小的事件,放在更大的時間維度上考量,則有著更大的意義:人機結合、以機為主的環衛作業方式,慢慢向全機械化的模式轉變。這是廣州又一次開放包容的有益探索,走在了全國前列。
作業模式精細化標準化,打造精品示范路場
每家每戶都會清掃自己的家,這看似簡單的動作,放到廣州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的城市中,便不再簡單。
什么時候清掃?按照什么樣的標準清掃?如何鞏固環衛成果?這一系列問題,廣州以精細化作答。
在城市道路上,車水馬龍的景象,彰顯著廣州城市的生命力和活力。廣州環衛作業的時間選擇避開早晚高峰期,另擇時機出動,做到最大限度地平衡交通秩序與環境衛生,力爭做到守護整潔于無形。
太陽未升起來之前的廣州,哪一個群體見得多,恐怕也就環衛工人了。唰、唰、唰……的聲響在大街小巷奏響,便是辛勤的環衛工人在為廣大的市民群眾營造整潔有序的環境,而甘愿做一只早起的鳥兒。
時間上的錯峰只是廣州環衛作業精細化水平的一個維度。在作業方式上面,廣州也力爭做到更大程度的精細化,推出一系列的標準,并通過考評的方式,確保標準執行到位,鞏固環衛成果。
廣州印發《廣州市10路10場高標準示范區域清掃作業和管理指導意見》《廣州市10路10場高標準示范區域和34條精細化重點道路環境衛生長效提升工作方案》《廣州市10路10場高標準示范區域和50條環衛保潔精細化重點道路清掃保潔作業和管理一覽表》,自2021年起,用3年時間持續推動10路10場和50條環衛保潔精細化重點道路建設,在全市重點打造一批可感知可觀摩可推廣的精品示范路場。
廣州還印發了《廣州市環境衛生作業規范》《廣州市環境衛生作業質量規范》(試行)《廣州市環衛精細化作業和管理指引(試行)》《廣州市城中村環境衛生工作指引》等規范,成為一桿標尺。
城市道路保潔作業模式由人工清掃為主創新為掃、洗、沖、吹、磨、抹、摳七道保潔工序和人機結合、以機為主的道路保潔模式,實施精細化保潔。
為鞏固環衛成果,廣州城管充分發揮考評的指揮棒作用,依托第三方平臺作用,對全市范圍內的環衛作業情況,進行檢查評價,確保了環衛作業標準落到實處,不打折扣,鞏固環衛作業成果。
廣州城管已建立智能的巡檢督查系統,探索開發市環境衛生質量監管平臺和手機APP系統,以智能化手段實現快速巡檢、快速報送、快速處置和智慧考核等功能。
智能巡檢督查系統。
城市美容師也是疫情防控逆行者
廣州六萬多的城市美容師是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做好環衛保潔的本職工作,也是城市里的熱心人,給人以溫暖。他們當中,有的勇敢下水救人,有的拾金不昧,有的在疫情防控中當起逆行者角色,逆向進入封控區。
2021年,廣州荔灣出現本土疫情時,廣州城管迅速組織一批環衛保潔人員,進入封控區,近距離走入大街小巷,清理清運生活垃圾,為疫情防控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生活垃圾的清理清運,是阻斷疫情傳播的重要一環。鑒于廣州在環境衛生方面的突出表現,2020年,廣州城管環衛處榮獲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他們的貢獻默默無聞,有人記在心里。近年來,廣州城管著力加強環衛保潔隊伍的保障工作,從制度保障、榮譽表彰、積分入戶、健康服務等多方面,提升環衛工人的職業獲得感。
廣州將每年的10月26日確立為環衛工人節,建立每年100名廣州市城市美容師評選表彰工作機制。
作為一份戶外作業的工作,此前,環衛工人長期面臨作業期間如廁難飲水難吃飯難等問題。近年來,廣州城管持續強化黨建引領,以自建或與其他單位共建的方式,在全市建成了一批能為環衛工人提供休息的服務點。這些服務點為環衛工人提供更好的作業和休息環境,逐漸成為廣州這座城市的文明行為的一部分。
環衛工人休息的環衛驛站。
數據顯示,廣州城管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利用橋底空間、綠化帶和政府閑置公房為環衛工人新建972座環衛驛站,引導機團單位提供600余個休息驛站,并在驛站(休息室)配備微波爐、充電器、飲水機、空調及桌椅等等,解決環衛工人在用餐、休息、避雨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大力改善環衛工人的勞動條件。
采寫:南都記者 代國輝 通訊員 成廣聚
圖片:受訪者提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