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可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進工藝和裝備助力砂石等行業綠色礦山建設
原標題:功不可沒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進工藝和裝備助力砂石等行業綠色礦山建設
這是技術工藝的盛宴,這是智能裝備的舞臺。先進技術工藝和裝備儼然成了主角,吸引了眾多代表的目光。與會的院士、專家就如何以先進技術工藝和智能裝備來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提升綠色礦山建設水平舉行了研討。
技術裝備功不可沒
先進技術裝備是綠色礦山建設的關鍵,這在業內早已達成了共識。但在全國性的綠色礦業會議上,以技術工藝和智能裝備為主要議題并專門進行研討交流的還不多,這預示著在今后的綠色礦山建設中,先進技術工藝和智能裝備將成為重中之重。自然資源部礦保司負責人認為,技術裝備是綠色礦山建設的硬指標之一,也是提升綠色礦山建設水平的重要指標,這次大會的最大亮點就是突出了技術裝備。
自2007年首次提出綠色礦山概念至今,我國綠色礦山建設已經探索發展了15個年頭。這15年來,在自然資源部的大力倡導和全面推進下,隨著有關綠色礦山的建設條件、建設目標、標準規范、政策措施等管理性文件相繼發布并不斷完善,我國綠色礦山建設逐步實現了由試點探索向全面推進、由行政推動向標準引領、由單一的局部的礦井治理到一體化系統化的礦區生態治理轉變,礦區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建設綠色礦山,守住礦山綠底色,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非一日之功,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解決礦山科學開采、資源高效利用、管理科學智能、生態有效保護等關鍵問題。我國綠色礦山建設15年來,之所以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礦山建設典型模式,并為全球提供了綠色礦山方案,先進的技術工藝與智能裝備功不可沒。
自然資源部礦保司司長鞠建華在談及先進技術工藝時表示,不論是大幅減少固廢排放和更多利用資源的井下充填綠色開采模式,實現共伴生資源效益最大化的資源綜合利用模式,還是立體化工廠化的集約化建設模式,礦山土地復墾和節約用地的采礦用地新模式,工礦景觀旅游與礦區復墾綠化相結合的礦山遺跡多功能融合模式,抑或是開一方資源、惠一方百姓的礦地和諧模式,將綠色發展融入企業常態化管理提高市場競爭力的綠色管理創新模式,吸引社會資金共同促進綠色礦山建設的綠色金融發展模式等,背后都有先進的技術工藝與裝備來支撐。
被譽為中國綠色第一礦的金徽礦業股份公司,就是因為把技術工藝和裝備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才成為了全國綠色礦山的典型。他們從設計、建設、設備選型、采選工藝等方面入手,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與多所知名院校建立產學研基地和技術研發中心,組建了探、采、選研發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同時,他們應用三維建模指導探礦和井下開采,采用主平硐+主(箕斗)副(罐籠)豎井開拓方式、充填采礦回采法,先進的電位調控浮選工藝和高效藥劑方案,使鉛、鋅、銀選礦綜合回收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他們還積極選用先進裝備和工藝,實現了采選和充填作業的機械化和自動化,采選過程控制達到可視化、信息化、數字化,為智能化、無人化礦山奠定了堅實基礎,從而徹底改變礦業發展方式,樹立了當代礦業新形象。
青海都蘭金輝礦業有限公司作為高寒地區綠色礦山的先進典型,通過創新,在礦山采礦、浮選、尾礦管理等各生產環節進行了設備改進、優化工藝、簡化程序等技術改進,降低了礦石貧化率,提高了選礦回收率和資源綜合利用率,企業走上了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我們通過推廣應用先進的技術工藝和裝備,采取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節能減排、循環利用、科技創新等一系列綠色發展措施,將生產成本控制到了國內同類金礦的先進水平,由此所形成的利潤約占企業總利潤的90%以上,極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顯著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時任該公司董事長、現在升任青海省地礦局副局長的張啟元介紹說。
特別是我國的煤炭行業,這幾年通過大型智能采掘設備和先進開采工藝大范圍推廣應用,先進產能得到了釋放,涌現出了一大批集約化、高效化、安全化、綠色化的高效礦井,為全國礦業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示范。
政府部門強力推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實上,對先進技術工藝和智能裝備對綠色礦山建設的重要支撐作用,自然資源部歷來就十分重視。
早從2012年開始,原國土資源部就建立了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制度,連續6年發布了6批共334項先進適用技術,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推動作用。2019年6月,自然資源部組織開展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更新工作,制定發布《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2019年版)》,涵蓋了能源、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等各個領域的開發利用技術共360項。今年8月,自然資源部發布了317項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
近兩年來,自然資源部發布的先進適用技術對加快先進技術轉化,實現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提高礦產資源利用效率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也從根本上提升了綠色礦山建設水平。鞠建華表示。
與此同時,一些行業協會和社會團體也積極推進先進技術工藝和裝備的應用工作。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在積極組織會員單位申報礦產資源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同時,對評選出的百項綠色礦山先進適用裝備(技術)進行展示,開展進萬家礦山活動,將優秀的裝備(技術)推向礦山企業。
目前入選的裝備(技術)已銷售近11萬臺(套),銷售額222.84億元。綠盟將建立統一的服務平臺,持續跟蹤裝備的推廣應用情況,為全國綠色礦山建設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該聯盟秘書長王亮表示。
中國砂石協會也結合綠色礦山建設,積極做好先進技術工藝與裝備的評選和推廣工作,每年都組織相關專家對行業內的科技成果進行鑒定,使一大批先進的技術工藝和裝備在砂石行業開花結果,實現了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彎道超車,讓砂石這個古老、傳統、落后的產業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在跨領域、多學科、長鏈條的砂石產業中,合理高效的礦山開采技術及運營管理、高耐磨系數裝備材料及大產量裝備的研發,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物流網絡的構建、產品生產應用規范和質量檢驗檢測標準體系的創建,都對砂石行業的綠色礦山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砂石行業協會會長胡幼奕指出。
全面推廣仍需發力
如何依靠創新引領和技術支持來不斷提升綠色礦山建設質量和水平,促使我國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穩步推進已成為當務之急。
我國是礦產資源大國,礦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和支撐。新發展階段對我國礦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同時,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綠色礦山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鞠建華認為:
一是對內涵理解存在偏差,綠色礦山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礦地和諧等豐富內涵,不應簡單理解為綠化等,忽視了礦山升級改造和源頭管控。
二是綠色礦山建設水平不平衡差距大,我國仍有部分生產規模小、技術裝備落后、建設基礎薄弱、遺留環境問題多的礦山等。
也正緣于此,我國在綠色礦山建設評估體系中,始終把技術裝備水平與管理水平、生態保護修復到位一起,作為一個硬性指標進行了明確規定。
綠色礦山不僅要‘面子’,更要‘里子’。綠色礦山建設應該以科技創新為主導,著力完善綠色礦山建設的技術創新體系,通過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裝備來提質增效,發展循環經濟,高效利用資源,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的效益,不斷提高行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會長陳存根表示。
新時代新作為。在十四五時期,要從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角度統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使綠色不僅要貫穿于礦山規劃設計到建設運營的全過程,更要全方位形成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生產工藝環保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礦山環境生態化、礦區社區和諧化的綜合系統發展模式,必須在綠色礦山建設中實現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模式轉變,激勵引導礦山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廣泛推廣使用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推動礦山企業轉型升級。同時,引導礦山企業由傳統經營向現代化管理模式轉變,創新經營管理理念,數字化技術與礦山運營深度融合,使地質測量、資源儲量、采選、運輸、節約與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生產經營要素實現數字化,實現礦山企業經營、生產決策和設備控制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打造智能礦山,提高礦山現代化運營管理水平。
我們要通過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打造全過程多方位的系統性綜合發展模式,促進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全面綠色轉型,使綠色礦山真正成為礦山企業轉型升級、利用高效、生態友好、惠民富民、形象良好、融資上市和走出去的綠色標簽,形成新時期現代化礦業的新發展模式。鞠建華表示。
據了解,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針對部分行業和礦山企業科技力量薄弱、先進技術與裝備應用能力不強等問題,將開展為技術找市場、為資金找項目、為專家找課題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通過建立完善科技特別專員工作制度,全面解決礦山企業與科技服務單位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礦山企業技術裝備落后等問題,為綠色礦山建設和礦業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責編| 劉釵 翟文靜 · 審核 | 張朋
來源:中國礦業報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文章資料和素材來源網絡,僅供學習交流,無意侵權,如有冒犯請聯系我們刪除,感謝理解。
▼▼
聚焦 | 超18億!年產1500萬噸,世邦集團等投資砂石骨料生產線節能審查獲批
關注 | 南方路機年產600萬噸骨料生產線應用于江西高安瑞泰
關注 | 中建材年產3000萬噸砂石骨料生產線正式啟動
如果喜歡可以分享朋友圈
點點贊
點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