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威脅臺積電和三星?美國欲卡全球芯片脖子,中國芯片之路絕不停歇
原標題:威脅臺積電和三星?美國欲卡全球芯片脖子,中國芯片之路絕不停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近幾年的新聞中有一個名詞出現的頻率相當之高,那就是芯片。
眾所周知近幾年中美關系非常緊張,比之建國之初也是不成多讓。十年來中美關系持續走低,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中美兩國的經濟狀況,甚至國際經濟形勢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自建國以來,中美兩國的關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也會發生小的摩擦,不過兩個國家之間分分合合本就屬于常態,偶爾放放嘴炮也無可厚非。
不過自從美國著名的奇葩總統特朗普執政以來,中國和美國似乎就從合作共贏的伙伴變成了敵視抵制的敵人。
其實特朗普剛剛上任就已經表現出了美國世界第一的狂妄姿態,對于自己在歐洲的盟友坑起來都不手軟,就更不用說一直被他視作敵人的中國了。
中國近十年的發展速度震驚了世界,即使世界經濟再怎樣風起云涌,中國的經濟仍然能逆流向上。就算在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引起全球經濟海嘯的2007年,中國經濟依然堅挺,這就很恐怖了。
全世界的經濟大佬們,都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嘖嘖稱奇。而一直以來美國都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曾經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日本更是他的小弟,中國的強勢崛起無疑已經對美國的霸主地位產生了威脅。
對此一向比較耿直的特朗普想出的辦法不是努力搞好自家經濟,而是想盡一切辦法不擇手段地遏制中國發展。
可能他也是認為,搞破壞總比搞建設容易得多吧。
就這樣,特朗普定了一系列同強硬的對華政策。其中包括加收中國商品關稅,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禁止含有美國技術的一切高科技產品流入中國,進行科技封鎖。
特朗普卸任后,作為他繼任者的拜登似乎絲毫沒有吸取特朗普的教訓,反而在制裁中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對華禁令層層加碼,中美關系呈螺旋式下滑。
在過去的數十年間,世界上每一場科技革命幾乎都是由美國引領的,也就是說幾乎在所有的科技領域美國都是當之無愧的老大,直到一個中國科技企業的出現,打破了美國這個完美的記錄,這家企業的名字叫做華為。
華為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終于掌握了領先世界的5G技術,這下美國就坐不住了,先是在2018年指使加拿大政府,將華為的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孟晚舟逮捕,理由竟是多年前的一筆貸款業務。
美國的目的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你華為敢超越美國,我就對你的家人下手,威脅之意溢于言表。不過很顯然美國低估了中國人的骨氣,華為頂住了壓力在5G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打壓別國科技公司的事美國干的多了,但凡有哪家公司出現了趕超美國的勢頭,政府都會直接出手干預,曾經是無往而不利,但這是這次似乎踢到了鋼板,并沒有打倒華為。
一計不成又生二計,而且這次美國下手更狠,可以稱得上是釜底抽薪。
彼時華為雖然擁有領先全球的5G技術,但中國卻沒有能力制造與之對應的5G芯片,沒有芯片,5G技術就成了空中樓閣根本無法實現。
既然在技術上已經無法遏制,干脆美國就從基礎設備上動起心思,恰好在所有基礎設施中芯片是最重要的部分,而美國又是世界芯片屆的大拿。
于是特朗普發出一紙禁令,不但禁止美國企業將芯片銷往中國,更是要求一切含有美國技術的芯片企業都不能與華為合作。
但美國萬萬沒想到的是,不但他們一直想要引渡孟晚舟的詭計沒有得逞,而且華為公司在美國的層層打壓下2020年的利潤依然實現了正增長。
美國限制芯片出口的政策,非但沒能拖垮華為,反而讓全世界陷入了缺芯慌,就連美國本土都未能幸免。
要知道,中國可是芯片的消費大國,美國的限制令一出其國內的芯片制造企業可就跟著遭殃了。
根據美國半導體協會報道,在美國對中國實行制裁之后,整個美國的半導體行業,已經損失了1700億美元,如果美國還要限制出口芯片,那么可能將失去世界8%的市場,造成至少1.5萬人失業。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由于新冠疫情的爆發,全球產能降低,尤其是美國在東南亞的制造工廠紛紛停產,進一步加劇了芯片的短缺。
另一方面美國突然對華為進行制裁,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使世界上的許多企業都產生了危機感,天知道美國下次會不會對自己動手。
于是各大企業全都捋胳膊挽袖子開始囤積芯片,以應對可能降臨到自己身上的制裁。
作為美國制裁目標的華為更是如此,據悉華為為了自身的生存,向芯片生產界的老大訂購了兩年生產周期所有需要的芯片。
更可怕的是有一部分黑心商人明明自己不需要芯片,但卻瞅準機會,打算狠狠賺上一筆,于是他們開始惡意囤積芯片,抬高國際市場芯片的價格,有不少人因此一朝暴富。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需求量大,加大芯片產量不就行了嗎?可是要知道,整個世界有能力制造高端芯片的企業也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臺積電和三星,其他的企業跟這兩個巨頭比起來就是弟弟。可是前文咱們提到過,華為為了生產向臺積電訂購了大量的芯片,這就致使在去年9月之前臺積電絕大部分產品都到了華為手中,僅靠三星和其他企業的產能顯然遠遠不能滿足全世界對芯片的需求。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限制了全球芯片的產量,那就是ABF膜不夠用。所謂的ABF是日本味之素公司在生產味精時的一種副產物,又稱味之素堆積膜,是一種用合成樹脂類材料做成的薄膜,這種薄膜最大的特點就是絕緣性非常好。
想必大家都知道,芯片中包含著數以億計的晶體管,連接這些晶體管的就是細到納米級的線路,這也就意味著,這些線路之間的距離非常之近,因此它們之間的絕緣是一個難題。
最開始大家使用的是一種液態的絕緣材料,但這種材料雖然也能達到要求,卻在工藝上比較麻煩,需要進行噴涂和晾曬,耗時過長,且噴涂的均勻程度也很難得到保證,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直到日本的味之素公司在生產味精時發現了ABF膜這種副產品,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個時候也許有人又會有疑問了,難道只有味之素一家公司能夠生產ABF膜嗎?
倒不是說其他公司不能生產這種東西,只是味之素公司已經占領了芯片行業的大部分份額,將ABF膜的利潤壓倒了極低,真正做到了薄利多銷。
其他公司能不能做出來先不說,即便能做出來成本恐怕比人家的售價還要高,而且性能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趕上人家的產品。這樣一來,哪里來的銷路,沒有銷路誰還愿意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搞這個東西,因此,時至今日在ABF膜領域也是味之素公司一家獨大。
現在的情況就是世界上的所有國家芯片都是供不應求,即便擁有完整生產鏈的美國也不例外,許多汽車公司因為缺少芯片已經宣布停產,據說在美國沒有芯片的庫存車已經多達上萬臺。
其實之所以出現今天的局面,美國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罪魁禍首,可美國偏偏又一次無恥地以救世主的姿態站了出來。
就在9月23日,美國將全球著名芯片制造商召集在一起,召開了一個所謂的半導體峰會,美其名曰共同探討解決芯片危機的辦法。
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表示,拜登想要聚焦在半導體短缺的短期和長期解決辦法。
她還表示,在短期,我們將同今天參會的公司和行業合作,也將同我們的國際伙伴合作,確保美國公司在平等的平臺運作。
那么其所謂的平等合作到底是怎樣一番景象呢?在峰會上,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指出,想要分析出此次芯片短缺的根本原因,美國政府必須掌握更多的有關供應鏈的信息。
言下之意就是讓各大生產商交出自己的庫存數據,訂單和銷售記錄等商業機密,當然美國政府也表示了這是自愿行為,還煞有介事地派發了一張調查表。
只不過雷蒙多在峰會上還表示,美國有各種方法能讓參與者交出數據,如果有必要,他們必定會采取行動。
然而同樣參與峰會的英特爾公司卻沒有遭受到同樣的待遇,原因就是,英特爾公司是美國企業,也就是說美國的此項措施僅僅是針對非美企業。
美國的這一番操作簡直驚爆了各芯片企業高管的眼球,說好的共同商討對策呢?說好的平等合作呢?看來自己還是太天真了。
本來各大企業高管,是抱著經過磋商共同想辦法解決全球芯片危機的想法到美國參加會議的,結果美國政府就是想讓這些企業犧牲自己的利益,讓美國過得更好?這聽起來有沒有一種無良老板給員工畫大餅的既視感?
這些數據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相信沒有一個企業愿意拱手示人,更何況,一旦美國政府將這些數據透露給本國企業,那么對這些企業就會造成致命的打擊,而依照美國一貫的行事作風,這種情況是一定會發生的。
那么一旦這些數據曝光,會對企業帶來哪些傷害呢?就拿臺積電來說吧,這可是妥妥的臺灣之光,依靠手里的芯片生產技術可以說賺得盆滿缽滿。
在全球缺芯的大形勢下,芯片的價格可以說幾乎是由生產商說了算,臺積電就曾數次漲價,買家對此也毫無辦法。
但如果這些數據落到美國公司手中,那么美國公司就能了解到臺積電的技術水平,備貨能力等等信息。雙方議價時,主動權就到了對方手中。
其實在很早以前美國就打上了臺積電的主意,曾經多次邀請臺積電到美國建廠,并承諾了各種好處。面對美國,臺積電的高管們也一直存有戒心,就怕自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所以每次都是婉言拒絕。
直到美國宣布了對華出口禁令,使臺積電失去了第二大客戶,才不得不答應赴美建廠,以求得到美國的大筆訂單。
有趣的是,臺積電在美國的工廠被安排在了亞利桑那州,而臺積電的競爭對手,美國著名的英特爾公司也同樣坐落在這里。
有沒有看出點什么,要說美國政府將臺積電安排在這里是為了促進兩個公司的技術交流,通過良性競爭,共同進步,筆者是說什么也不能相信的。
再加上臺積電前腳剛剛在美國籌備建廠,美國政府后腳就要求其共享一系列商業數據,誰知道等工廠建成后,美國會不會要求臺積電將技術共享呢?
就在不久前,英特爾公司更是喊出了兩年內趕超臺積電的豪言壯語,又是誰給了他們這么大的自信呢?恐怕全球第二的三星公司也不敢這么說吧?如果說這一切都是巧合恐怕很難服眾吧。
當然臺積電也不是傻瓜,他們在赴美建廠之前也還是留了一招后手的,根據臺積電方面透露出的信息顯示,其在亞利桑那建立的工廠生產的是5nm的芯片。
而在2021年的臺積電技術論壇中,又發布了一條耐人尋味的消息,那就是臺積電原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試生產的4nm芯片,時間提前到了第三季度。
同時臺積電還拋出了一條爆炸性的消息,更先進的3nm芯片預計在明年下半年可以實現量產。這說明了什么?就算美國通過巧取豪奪得到了臺積電亞利桑那州的技術,其最先進的部分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美國選擇在這個時候撕破臉露出真面目應該也是真的被逼急了。
遭受政治迫害的孟晚舟女士已經回到祖國的懷抱,華為也頂住了壓力蒸蒸日上,看起來美國對中國的制裁收效甚微,反而把自己弄得十分狼狽。
此時美國強勢要求各大企業共享數據就是想進一步壟斷芯片市場,到時世界各大芯片廠商都只能向美國靠攏,中國的芯片技術想短時間取得進展難上加難。
不過要知道中國向來都是一個善于創造奇跡的民族,就像美國當初對原子彈技術不是一樣的嚴防死守,可結果怎么樣呢?中國還不是在自己的努力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
當然美國專家對于我國自主研發芯片的前景并不看好,有人曾說過沒有荷蘭ASML公司最先進的光刻機,制造高端芯片無異于癡人說夢。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是有能力設計研發高端芯片的,我們的薄弱環節就是制造,再說具體一點就是光刻機技術跟不上。
曾經華為都是設計出芯片而后交給臺積電生產,受到美國制裁后,華為宣布全面進軍芯片制造領域,誓要制造出完全屬于中國的高端芯片。
目前華為已經在籌建自己的芯片生產線,并于中科院達成合作意向,共同進行光刻機的開發,一旦新一代國產光刻機研制成功,華為很快就能實現28nm芯片的量產。
有消息稱華為此次投建的生產線從單片機,蝕刻機到光刻機等等一律使用國產設備,這樣就能避免再次受到其他國家的限制。
美國近幾年對中國的制裁的確讓我們損失了很大的經濟利益,但同時也極大的激發了中國人的斗志。
建國之初的中國一窮二白,實力遠遠落后于美國,即便如此我們還是突破了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創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再看看如今的中國,雖說在絕對實力上跟美國還是有些差距的,但已經不像曾經那樣望塵莫及,無論在哪個領域,我們在國際上都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美國的霸權主義如今已經自食惡果,搞得自己已經眾叛親離,如果還不知悔改,一意孤行最后必將自食惡果。
美國不止一次在國際上宣傳中國威脅論,往我們身上潑臟水,人權問題更是美國的老生常談。可是美國這次強勢要求臺積電,三星上交商業數據的行為,又哪里體現出了美國政府一直在強調的人權。
只要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按照中國政府提出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經濟戰略不斷前行,中國一定會愈發強大,一個民族的崛起絕對不是幾個魑魅魍魎搞搞陰謀詭計就可以阻擋的。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人民一定會再次創造奇跡,粉碎美帝遏制中國前進的美夢,邁著堅實穩健的步伐昂首前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