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港大高材生甘做“野人”,15年不買一件新衣,與妻子吃快過期食品
原標題:港大高材生甘做野人,15年不買一件新衣,與妻子吃快過期食品
感動會來得輕而易舉,浪漫也還很便宜,情是情,趣也只是趣……
這首歌是李宇春的《1987我不知會遇見你》,歌中懷念那個把野草當作玫瑰的純真年代。現在的高房價、高彩禮也確實讓人不堪重負,很多人被迫選擇裸婚和半裸婚。
我國有個畢業于香港大學的高材生,他還擁有碩士學歷,卻自號野人,主動選擇和妻子歸隱做農夫。而妻子竟也心甘情愿地跟著他過苦日子,15年不買一件新衣服,買快過期的食品,住租來的房子,用撿來的家具。二人還生了個孩子,養小孩每月只花一兩百。
她圖什么呢?野人莫皓光又圖什么呢?
圖的是志同道合
莫皓光畢業于香港大學教育系,還有著香港浸會大學的碩士學位,過去他和普通城市里的年輕人沒什么不同,住市區,吃外賣,打游戲,看電視。他16歲那年,有一天他照常打開電視機,卻看到了一則新聞,新聞說香港的垃圾填埋場快裝不下城市里的垃圾了。莫皓光看著屋中垃圾桶里的東西,突然意識到他也是造成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之一。
認識到環保重要性后,莫皓光便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過得很簡樸,也會參加一些環保課程。這種環保式的生活最初并不被身邊人理解,父母擔心兒子吃不飽,朋友笑他傻乎乎的,當時的女朋友忍受不了也和他分手了。
但上帝為他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他打開一扇窗。2003年,莫皓光在一個環保課程上遇到了同班同學阿牛,這個女孩后來成了他的太太。志同道合的他們漸漸走到了一起。2004年莫皓光從香港大學畢業后,沒去學校當老師,反而搬到郊外,成了一個環保組織的自然活動導師,將環保的觀念帶給更多的社會人士。他自己也以身作則,過著相當簡樸的生活。
阿牛和莫皓光的愛情長跑持續了近十年,這個女孩并非是被哄騙回去過苦日子的。相反,她十分清楚莫皓光月收入在香港屬于較低收入人群,嫁給莫皓光后得隨他一起過簡樸日子。戀愛期間她也已經見識了很多把野草當做玫瑰的浪漫和窮酸。
如果真心相愛,石頭會浮起來
阿牛是不太喜歡物質的人,莫皓光時常挖空了心思去想該送什么給她,好讓她開心。他會千辛萬苦從其他海灘找來小浮石,帶著阿牛去看海,然后跟她神秘兮兮地說,如果真心相愛,石頭會浮起來。阿牛狐疑的時候,莫皓光便把浮石扔到海里。看到石頭真的浮起來,阿牛就特別開心。
2012年,阿牛和莫皓光結束了愛情長跑,決定步入婚姻殿堂。在思及怎么辦婚禮之時,注重環保和浪漫的二人并未選擇完全裸婚,在他們的觀念里,環保并非是過苦行僧的生活。在一番精心設計之后,二人有300多個親友出席的大型婚禮只花了2萬元。
這是個租借了村校的露天婚禮,用樹葉、花瓣布置場地。他們選擇用巴士接新娘。莫皓光的新郎禮服是借來的中山裝,阿牛的婚紗是朋友幫忙用白布編的。戒指則是草編對戒,走完交換儀式之后,二人次日便將戒指埋到了土里。
二人也不是故意辦得簡樸,好收賓客禮金。這是場綠色婚禮,種菜的朋友送幾顆蔬菜,會點手藝的送手工皂之類的禮物,都十分綠色和有創意。婚宴并未造成很多廢棄的一次性紙杯、筷子等,賓客們自備餐具。婚宴是十幾道素菜,甚至是朋友們幫忙煮的,可謂賓主盡歡。
野人的隱居生活你能過嗎?
莫皓光從2005年起,便堅持了一種非常簡樸的自然生活,至今已經堅持15年。阿牛嫁給他之后,也心甘情愿地陪他一起堅持環保理念。他們的衣食住行樣樣省,不算房租的話,一月也就2000元左右。
穿的都是別人不要的二手衣服,或者是學校、公司等丟掉的一些印有logo的新衣服。吃食的話,莫皓光他們吃素,會在家旁的小農田種菜,有時會上街購買部分快過期的食材。他們認為這些食物雖然不在最佳狀態,但還能吃。如果不吃,很可能成為垃圾,相當浪費。
莫皓光家里的九成家具都是二手的,剩下的則是莫皓光自己撿材料制成。他們相當節省,也不用空調,一月電費約30元。為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二人很少使用日化用品,他們會自制環保酵素代替洗潔精,用鹽水代替牙膏……
沒人能活成一座孤島,莫皓光也并非不出去工作。他們消費低,莫皓光一周工作三天,其余時間就陪伴家人。他住得離工作地點很近,步行、騎車、巴士都是他的選擇范圍。阿牛也不會逼著莫皓光買車,反而覺得汽車尾氣污染環境。
2016年,這個環保家庭迎來了一個新成員。他們給孩子起名為莫期,希望他長大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活在別人的期望里。新生命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增添了點開銷,但并不多,每月一兩百的樣子。
莫期的玩具是二手的,但那種首次接觸帶來的新奇感卻是全新的。不用天天工作的莫皓光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他們一起摘青菜、做面包、鏟沙子,這種幸福和參與感相當難得。
既然田園生活那么好,為何不一開始就過?
莫皓光的很多朋友在城市工作了大半輩子,想歸隱田園。莫皓光覺得,既然田園生活好,何不一開始就過?他笑他們傻。但在別人眼中,他的生活何嘗沒有隱患?詩與遠方靠錢撐著。歸隱在中國人的思想中由來已久,為何更多的人并未隱居?理想也需要錢來支撐。曾經有報道說,隱居終南山的小楠回來了,因為房租太貴,租不起。
莫皓光一周上三天班,收入在香港也屬于較低收入人群,這個小家的抗風險能力就堪憂。他們怎么知道這輩子遇不上一些急事、禍事?更別說將來孩子大了需要上大學,要交高昂的學費了。而且如果人人不買洗化用品,洗化廠家的存在又有何意義?消費促進生產,促進就業,這和環保一樣,都是有利于社會的事。
其實,莫皓光一家的生活只是一種選擇方式,這種環保的簡樸生活方式有值得效仿的地方,比如利用二手家具,兼顧了浪漫與環保的簡約婚禮等。但人們復制不來它,起碼找到那個能志同道合的同路人便很不容易。人們最好也不要完全復制,可以適當節省、節約、環保,但不能完全節制購物欲望。歸隱可以,最好適當。
總之,莫皓光身為港大高材生,甘心與妻子歸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既簡樸又環保,這是他們選擇的生活方式,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著隱憂和不當。他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妻子,有超脫于物質的愛情,是他的幸運。
世人最好不要輕易效法,節約、環保、簡樸都是美德,但不可做得太過,什么都不買,那樣對于一個社會的發展沒多大好處。快年中了,大家該買還是買,若買家具時能像莫皓光一般考慮二手的,將是功德一件。洗化用品該買也還是買,畢竟大家好不容易復工,若沒人買,廠家倒閉了工人上哪上班?要知道過猶不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