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四川第543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是一名醫學院學生
原標題:點贊!四川第543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是一名醫學院學生
9月27日下午,今年20歲的唐蕊看著裝有造血干細胞的專用儲運箱,正式交接到了從廣東趕來接收的工作人員手中。唐蕊覺得,一切都值得。
這一袋造血干細胞,正是剛剛從唐蕊的體內采集的生命種子,會輸入到一名廣東的血液病患者體內,為其帶去新生的希望。
▲成功采集的造血干細胞
唐蕊是成都醫學院2020級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2021年秋季新學期,唐蕊參加了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組織的加入中華骨髓庫活動,登記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半年后,唐蕊接到四川省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中心工作人員電話,一場生命種子的愛心傳遞,開始了。
加入中華骨髓庫大半年,醫學院學生與患者配型成功
今年5月20日,唐蕊接到四川省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中心工作人員陳筍的電話,得知自己的血液樣本與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白細胞抗原配型初步匹配成功,陳筍詳細講解了造血干細胞的捐獻過程,同學,你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嗎?
當然。唐蕊記起,2021年秋季學期,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組織了一次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愿者活動,中華骨髓庫的工作人員為同學們講解了捐獻造血干細胞能夠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以及捐獻流程等科普知識,唐蕊登記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接受了血液樣本采集。
(在登記)之前一直想獻血,但錯過了兩次獻血機會。唐蕊說,在聽完講解后,她覺得獻血和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意義都一樣,都能夠幫助他人。在得知自己與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后,唐蕊立馬同意捐獻。
給出肯定答復之后,唐蕊也撥通了媽媽的電話,家里沒有直接反對,只是擔心會不會對我的身體造成傷害。唐蕊說,在聽完解釋、得知不會有影響后,家里也支持她的決定。我告訴他們(家里人),像血液病本來就很難治療,而且(無血緣關系捐獻者)匹配成功也非常不容易,對于病人來說,這就是一次活下去的希望,所以我想試試。
6月,在新都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唐蕊進行了第二次血液樣本采集,與患者進行高分辨率配型,好消息是配型相合。7月15日,放暑假回到綿陽鹽亭的唐蕊,又在綿陽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完成了造血干細胞采集前的健康體檢,也順利通過。這意味著,唐蕊的造血干細胞,可以用于這名血液病患者的治療。整個過程都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感覺流程特別清晰。唐蕊說。
打針愛哭鼻子的女生,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
9月23日,已經提前回到成都等待開學的唐蕊,開始接受正式采集前的動員劑注射。
造血干細胞捐獻,是從捐獻志愿者的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細胞,也就是從人體正常循環的血液中提取。而造血干細胞大量存在于骨髓之中,注射動員劑(即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俗稱動員劑),刺激造血干細胞分裂,便于后期采集。
打針的這幾天,媽媽也打視頻電話過來,擔心身體會不會有影響。唐蕊說,除了有一點輕微的腰酸,她沒有感覺其他異樣。
9月27日上午8點多,注射了最后一針動員劑,在四川省人民醫院血液科,唐蕊等待最后的采集程序。還是有一點緊張。唐蕊說,自己其實從小就害怕打針,媽媽還笑她,說她直到高三生病打針都會哭鼻子,沒想到現在還有勇氣去捐獻。
唐蕊躺在病床上,手臂上的導管將血液輸送進血液分離機,血液分離機轉動,分離出造血干細胞,隨后,又將提取造血干細胞后的其他血液成分,回輸進唐蕊的身體。從上午9點,到下午1點42分,采集順利結束。就覺得手腳有點發麻,休息之后很快就緩解了。唐蕊說。
▲造血干細胞采集中
成功采集的造血干細胞,被裝進專用的運輸箱,交到了從廣東趕來接收的工作人員手里,當晚,這份生命種子,就順利抵達了患者所在的醫院。看到順利交接了,也覺得值得了。唐蕊說。
唐蕊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高考結束后,在看到成都醫學院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介紹時,她果斷選擇了這一專業,因為我是文科生,不能報考臨床類的醫學專業,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也是在醫療機構,而且也需要學習臨床醫學知識。
陳筍告訴記者,唐蕊是四川省第543位、全國第14035位成功捐獻的志愿者。因無血緣關系的造血干細胞捐獻配型成功的概率極低,像唐蕊這樣在登記入庫后不到一年就順利匹配成功、完成捐獻的,比較少。
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 圖據受訪者
編輯 譚王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